有人说:「未来人口负增长,所以房子会过剩,届时房价如葱。」
我认为人口问题并不是影响房价的直接因素,因为「房子」并不会过剩。
他甚至都不需要拆出需求来,只需要转移公共服务,就会产生新的需求。
比如你在「××新城」有一套住房。
住了一段时间后,你发现先是医院搬了,后是学校搬了,慢慢的,周围的商业、街边小店都逐渐关了。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搬出,并不约而同地把房子都挂到了网上。
又过了一段时间,连水电都开始不稳定了,物业也撤了,你想找人修个什么东西,电话打烂了也没人来……
请问你搬不搬?
搬——这不就有新的需求了?
要知道,「稀缺」并不都是客观存在的,也是可以被制造出来的。
如果你能决定某样刚需商品的生产,你就一定有办法让它变得稀缺,从而让自己变得富有。
通读历史你就会发现,一种工业品,如果兼具刚需和可垄断这两条属性,那么它的价格,通常都会涨到天际。
盐,从春秋时期管仲计划搞垄断官营开始,一直到清朝,价格就没便宜过。古代贩私盐就跟现代卖白粉似的,都是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暴利且暴力的行业。
为什么普通老百姓吃口盐,要付出那么高的代价呢?难道古代缺盐?
是,但也不是。
自然界中的盐肯定是不缺的,即使在古代,产能也充足。
但是垄断制造了稀缺。
由于盐是刚需商品,老百姓不能因为涨价就不吃盐,所以皇帝只需要控制住所有的盐矿,再提高价格,就可以充盈府库。
古代是盐,搁现代,就是房子。
所以房子是过剩还是稀缺,重要吗?
不重要!
房子本身并不稀缺,甚至连土地都不稀缺,真正稀缺的是高价值的公共服务,是好学区、好医院、好社区……又或者说,稀缺的是高阶层的身份认同。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鹤岗、玉门的房子不值钱,而北京、上海的房子很值钱。
是不是以为我在向大家说明一个已经被无数人嚼烂了的事情——大城市核心区的房子永远涨?
恰恰相反,我对这个烂大街的观点,充满了质疑和挑战。
我知道「大城市人口净流入」,「核心区房价永远涨」……这些判断,都是来源于「观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