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年有篇爆款文,叫《困在算法里的外卖骑手》——算法的最终目标,是将骑手的体力压榨到极限,将成本降低到极限。
很多人看完,都替外卖小哥叫惨。
但回头仔细一盘,发现自己也惨,那套残酷的资本主义算法,似乎无处不在。
01
打工没出路,首先肯定是因为没钱,有钱的话,别说打工,吃屎都行。
跟知乎上人均百万年薪的盛景不同,在我们阳间,一线城市的中位数工资,只有五六千。
大概是由于数据过于刺眼,网上能查到的,还是 2020 年的(36 氪):

通常来说,中位数比人均数更值得参考,因为它意味着有一半的城市打工人,工资都在五六千以下。
乍一看这个数据,我也觉得离谱,不符合「身边经济学定律」。
后来看到另一个数据,说还有 9.64 亿人月收入不足两千(北师大学国家收入分配研究院,2019 ),就深深陷入了男默女泪……
五六千的工资,你说够干啥?
我随便算了下在大城市生活所必需的基本开销:

所以真不能怪年轻人月光。
我在咨询中发现,很多应届生对工资是没概念的,毕竟学生新手村,有宿舍有食堂,还可以召唤爸妈助攻,和社畜所面临的野区,完全是两种状态。
所以我经常提醒他们,对于薪资预期,心里要有三条线:
1) 生存线
就是我上面算出来的,如果在一线城市,基本都是六千+,二三线城市可以酌情递减到五千、四千。
2) 体面线
表示你住的、穿的、吃的、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