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 节 风险就是机会(第1页)

很多人喜欢讨论预防风险和危机。可是他们不明白,所谓危机,其实是危中有机,也就是说,在危境中会存在机遇,关键就看你能不能把握住。

有一段时间,大家热议裁员指数。媒体的论调都不乐观,不仅标题骇人听闻,而且看起来论据严密、数据清晰,结论也出奇的一致。各路专家都言之凿凿地确信,看这个裁员指数,后面要出大问题了。

其实这个裁员指数没有什么特别的,每逢杠杆调控或者金融危机就会拉高一次,随之而来的就是印钞放水宽松货币,这几乎都成了规律。比如,2008 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暴力去杠杆导致的现金流短缺,等等。当这些情况出现的时候,会导致资金流动性短缺,裁员也成企业自保的选择之一。

对于一家企业来讲,现金流非常重要。当政府去杠杆开始,银行收紧钱袋子,那些高杠杆、高负债的公司和个人便会撑不住,坏消息频繁传出来。但是只要挺过去,随后便是资金大放水的开始,会拯救了那些在金融风暴中幸存下来的企业。

巴菲特这辈子通过金融大赚了三四千亿美元,其中仅在次贷危机中就赚了近 800 亿美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机会呢?因为资金流动性危机,一些企业扛不住资金链断裂的压力,低价抛售股权,被巴菲特抄了底,而随后政府的印钞救市让他赚得盆满钵满。

只要能在危机中买来大幅贬值的资产,那么度过危机之后就能大赚。无论楼市还是股市都是这个道理,没有市场流动性的地方就没有溢价。在流动性枯竭的时候,我们要敢于出手,在泡沫高位流动性溢价有消失征兆的时候,要及时撤出来。

记得上次 2018 年底流动性危机跌得最惨的时候,有个朋友曾经跟我说:「不管你们怕不怕,我在跌到这个位置时买入了。谁都猜不出底在哪里,套着就套着呗。」世纪大萧条也好,金融危机也罢,最差也就是套两三年的事情。如果机会来了不敢下手,那只能高位接盘了。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涨,也没有永远的跌。

只要在暴跌到一定程度后,买入有价值的股票,哪怕没有精准挑选股票的眼光,最终大概率也是不需要割肉的,至于能赚多少要看个人的选股水平。

当然,如果你选择了股价一直走低的股票,只能说你的选股水平连入门级都达不到,还是先不要参与投资为妙。做投资要按照时间与政策作出判断,不要被媒体和其他人牵着鼻子走。

牛市来了,就算是普通人也能够赚钱,运气好的话,甚至可以达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