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 节 别掉进金融产品的深坑(第1页)

有一段时间,中国银行「原油宝」事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投资者投资金融产品的本金不但亏光了,还要倒欠银行钱。

「原油宝」产品的底层资产就是原油期货,即使没有暴跌,期货移仓也是要赔钱的。这次赶上了「原油宝」产品价格的剧烈波动更是让人血亏,因为油价直接跌到负值了——中国银行通知它的「原油宝」客户,他们的原油期货会按照-40 美元结算。这等于所有客户都已经穿仓。穿仓的意思就是你账户里的钱根本不够赔,已经跌光了。负价格意味着不但跌光了你的本金,你还要倒给银行钱。

那时我在网上看到一个消息,有人不但 300 多万元的本金亏光了,还得再给银行补交 500 多万元才能填上窟窿。还有一个人的情况就更惨了。他是在 1 分钱抄底进去的,买了 1 万元的原油期货,当时他想的是赌一把,大不了 1 万元不要了。结果没想到后面油价跌到了-40 美元,他一下子欠了银行 4000 万元。

很多人可能不明白为什么投资 1 万元会带来这么大的损失。原油期货价格是 1 分钱的时候,1 万元可以买 100 万桶原油,半个小时以后跌到了-40 美元。这时候你有两个选项,要么实物交割,租船去拉回来 100 万桶原油,要么卖掉 100 万桶原油的合约,这时你需要付给别人 4000 万元才能卖掉合约。普通人哪有能力去把实物原油拉回来,所以只能选择卖掉原油合约,于是欠了银行 4000 万元。

其实当初很多人对纸原油、纸黄金这种东西是有误解的,以为自己买卖的是实物。但纸原油的宣传材料说,这是一种只计算份额不提取实物能源的产品,用人民币或者美元来买卖份额,价格随着原油期货波动,无任何杠杆。按照一般人的理解,抄底实物资产最多也就是本金亏没了,但是现在投资者不但本金亏完了,还倒欠银行一大笔钱。

不过国外操盘手也是「原油宝」事件的幕后推手。他们先修改交易所规则和熔断规则,然后才出现了不可思议的负油价。原油宝负价格就是用来围猎不接货又不移仓的投资机构的,而普通散户自然也成了受害者。

投资的时候,我们要记住一条原则,不熟悉的领域不要参与。即使尝试也只能拿小钱,不能投大钱。其实对广大散户来说,秉承不懂不做、不要尝试复杂金融产品的原则是最可靠的。

银行等平台在设计纸黄金和纸原油之类产品的销售体系的时候,往往设计得很「科学」——银行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