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六>很幸运(第1页)

打官司暂时不行,那就只好先找工作要紧。

星期六,叶光军先来到南京市人才市场,人才市场内的人很多,进会场招聘的单位在各自的摊位前都张贴了大字报式的招聘告示,内容醒目,远距离就可以看到上面写的工种和招聘的职务等信息。

每个招聘单位,都有一个招聘摊位,桌子挨着排列,求职者挨个看,有适合自己的便停下来与用人单位面对面洽谈,形成了一个求职招聘长廊,会场内是人山人海的,求职者们是人挤人,个个基本是满头大汗。

叶光军沿着这个繁荣的长廊,从头至尾地逐一看过,并仔细反复阅读推敲着,感觉有适合自己的单位招聘告示,但最后令他遗憾的是,几乎每个单位的条件都要求限本市户口。在这里,叶光军都被告示上注的或口头上说明的限本市户口那个条件挡在外。

在南京市人才市场内没找到工作单位,他又抓紧时间赶到中山北路的省人才市场,在路上他祈祷老天爷保佑,那里不要再有“本市户口”的限制,希望能得到一个求职的机会。

到了中山北路省人才市场,大门外无秩序地停满了自行车,求职的人很多是三五成群地站在大门外相互之间议论着,手里都拿着招聘传单。叶光军一下子就感受到了强大的信心,有很多人在求职,这里的招聘单位也一定是很多的。

会场大门是敞开的,一位年纪稍大的门卫,只是没精打彩地站在大铁门旁边,眼神呆滞地看着大街。叶光军走进大门,里面挨一挨号地一溜子的大字报式的招聘广告,五颜六色,形式和成贤街市人才市场一样,不过这里的招聘单位和求职人员是那里的三到四倍,招聘广告牌连幼儿园的草场上都挂得几乎满满的,连旁边的树都不能幸免,上面都张贴了招聘广告。

会场大厅比市人才市场要大很多,分楼上楼下两层。会场内同样是人山人海,每走动一点滴,都很困难。走到大厅的楼上是里三层外三层的人,基本上出来的人都是脸部红扑扑的,额头脸夹渗满着汗珠。

由于求职人员太多,人才市场工作人员临时决定,所有进大厅和楼上的招聘场都须持人才市场的统一招聘表,否则一律不准进入,招聘表一元两份。叶光军摸出一个一块钱硬币,到窗口买了两份,然后进了大厅,他艰艰难地从大厅又挤到楼上,眼镜差点挤掉几次,他在会场内绕了一大圈,虽然招聘广告牌上“本市户口”限定字样较少于市人才市场的,但叶光军觉得自己能干的工作,其条件要求也较苛刻,不强户口,但强调工作经验。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