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叉飞到一半,一个眼疾手快的士兵扬起步枪一挡,“咣当”一声脆响之后,蹦蹦跳跳地掉在地上。
“妈了个巴子!谁?"擒捉张通媳妇的男人们停手了。目光齐刷刷地射向母亲,为首的男人放开了张通媳妇,满脸狰狞一步步朝银法母亲走来,“你敢拿这玩意杀我?”
母亲看看张通媳妇,一把把她拉到自己身边,张通媳妇起死复生一般一把抱住银法母亲。银法母亲面无惧色,扬起圆圆的下巴,看向远处。
“是你?”那军官一脸质疑,从腰里掏出手枪,对准了银法母亲,“说!是不是你?”
“不是她,是我!”灵芝的爹用洪亮的声音高喊。他坐着轮椅,不知什么时候出现在两家门前的这条宽宽的道路上。
那头目军官恶狠狠的目光转向了老李。
老李一脸坦诚无惧,坚定地说:“你们这帮人又是谁?怎么在光天化日之下强抢民女呢?”
李二婶站在老李身后,身体吓得直发抖。
“军爷的事你管得着吗?找死啊!?”
1900年,农历庚子年,北京周围的华北、山东地区,兴起了号称“扶清灭洋”的义和团运动。义和团反洋人是有背景的。随着基督教传教士和外国商人在中国活动的日益频繁,八国联军侵华前,据清廷统计,天主教、基督教、东正教在华的外籍传教士已有3200多人,入教的中国人达80余万,教堂遍布全国城乡。
“洋教”进入中国,一直遭到民间的反感和抵制,华北、山东一带最甚。当时,教案频发,遇有民教涉讼事件,“洋教”人员有时出面干预,胁迫地方官“袒教抑民”。人们的情绪从不满渐渐上升到反抗,加之北方的山东、天津一带民间早已活动着一些义和拳组织,形势如薪上加油,迅速蔓延开来。
以义和拳、大刀会为首的诸多民间组织开始在山东、直隶等地率领百姓攻打教堂、驱逐传教士和惩处教民。这一类活动被清政府称为教案,八国联军侵华前的40年间,全国共发生了各类教案800多起。
起初,清廷对义和团是采取镇压政策。1900春开始,“灭洋”活动在慈禧等一帮“后党”在“两害相权取其轻”的考量下被利用来对付列强。义和团从直隶、天津一带陆续进入北京。他们焚烧教堂,打杀教民,冲击东交民巷的外国公使馆。中外矛盾十分尖锐。
4月5日京城出现了义和团坛口和大量揭帖,声称“消灭洋鬼子之日,便是风调雨顺之时”。
5月2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