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持仓分散的核心逻辑
持仓分散体现在行业分散和个股分散两个维度,其背后的核心逻辑是市场本身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未来是不可预测的,无论是行业还是公司,能真正穿透历史迷雾的投资者是极少数。《基业长青》 一书中列示了当时的伟大公司,但若干年后其中有一半多的公司已经被市场淘汰。站在任何时点,可能都很难判断当时所投的公司是「2003 年的腾讯」,还是「1997 年的长虹」。因此,相对分散是对自身认知的一种自觉,也是对市场的一种敬畏,同时也是保护投资组合更平稳运行的一种手段。当然这也与一般的投资风格相匹配,希望实现低回撤的稳健收益,而分散更有利于实现这个目标。
? 追求胜率还是追求赔率
如果投资风格是以追求胜率为先,就应该强调确定性,而适度放弃最高赔率。放在投资目标的实现上,如果以 10 年 10 倍收益为投资目标,投资策略不应该是重仓某个标的,在单个标的上实现 10 年 10 倍收益的回报,而应该把 10 年分解为 3 年 +3 年 +3 年 +1 年,每 3 年寻找一个标的,目标是实现翻倍增长,拆解到每一年就是实现约 24% 的增长,通过接力的方式实现 10 年 10 倍收益的回报。如此,在寻找投资标的时应更强调标的估值和盈利的匹配度,以合理估值买入未来有合理回报的标的。对于景气度特别高、估值也非常高的行业和标的,可阶段性参与,但不适合作为重点品种长期配置,尤其是从整个组合角度出发,因为高景气和高估值背后对应的是景气变化后的「股债双杀」。
? 如何平衡战略性持有和战术性高抛低吸
用通俗的话来讲,交易策略是看长做短,以价值为基础,以趋势为导向。没有长期行业成长空间、缺乏价值基础的公司不应进入关注范围,但同时应关注股价的短期变化。股票市场作为一个亿万投资者集体参与的博弈游戏,在很多时候会呈现出市场非理性的一面,具体表现就是所有参与者都会不可避免地受到恐惧和贪婪这两种人性基本弱点的驱使,使得作为被交易对象的上市公司股价永远无法停留在价值的中枢位,而是或者位于严重偏离的泡沫位置,或者位于严重低估的恐慌位置,行为金融学已经从心理学和实证的角度反复验证了这个事实。如同巨大的钟摆,均值回归的基本规律总是在发挥作用,因此在立足长期的基础上,逆市场情绪地做一些战术性的高抛低吸,这种逆向投资从长期来看仍然是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