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1 节 股票型基金业绩归因分析和应用(第1页)

专业的机构投资者通常会用 Brinson 归因模型和 Barra 多因子模型来做股票型基金的业绩归因。相对于基于净值的 Fama-French 三因子模型而言,这两个模型是基于每日持仓和交易做的相对比较精准的分析。

在这里简要介绍一下 Brinson 的业绩归因方法论,它的公式是:股票组合的超额收益 r e = r p -r b = AR+SR+IR。其中, r p 为股票组合收益率; r b 为基准收益率;AR 为配置能力;SR 为个股选择能力;IR 为交互效应。

配置能力计算公式为:AR=(Wps-Wbs)×(Rbs-Rb)。其中,Wps 为股票组合中的某一行业权重;Wbs 为该行业在基准指数中的权重;Rbs 为该行业在基准指数中的收益率;Rb 为基准指数收益率。

通过以上公式可以明确得出基金经理若在最近表现好的资产或行业上进行超配或者在表现差的资产或行业上进行低配,那么配置能力的贡献就是正的,说明在此段时间基金经理的配置能力比较突出。

比如,某基金的基准是沪深 300,过去一年沪深 300 的收益率是 10%,其中,食品饮料行业的收益率是 20%,食品饮料行业在沪深 300 中的权重是 14%;银行的收益率是-5%,银行在沪深 300 中的权重是 12%。如果基金经理在食品饮料行业配置了 20%,在银行配置了 5%,则在此两个行业上的配置对组合都是正的贡献,因为他在收益相对高的行业进行超配,在相对低的行业进行低配,这种配置对整个组合的贡献就是一个明显的正贡献,(20%-14%)×(20%-10%)+(5%-12%)×(-5%-10%)=1.65%。

个股选择能力计算公式为:SR=Wbs ×(Rps-Rbs)。式中,Rps 为该行业在股票组合中的收益率。可以看出,如果基金经理按照指数中某股票行业的权重来配置,他的组合中该行业的收益率超越基准中该行业的收益率部分就是基金经理在个股选择能力上的体现。

还是沿用上面的例子,如果基金经理的组合中食品饮料行业收益率是 30%,那基金经理的个股选择能力贡献就是 14% ×(30%-20%)=1.4%。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