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多因子模型的目标是整合多个对股票收益具有一定预测能力的因子,取长补短,最终组合成 Alpha 因子,代表模型对股票收益的预测,那这个多因子模型会一直有效,可以「躺赢」吗?
要牢记投资中没有永恒的「圣杯」,多因子模型也不例外,并不存在永远有效的模型。多因子模型由许许多多因子组成,每个因子代表不同的投资逻辑,每种投资逻辑都有其适应的市场环境,因此多因子模型中的某些因子暂时失效是很正常的事情。多因子模型的优势是整合,由许多因子组合成 Al-pha 因子时已考虑到因子失效的情况,在赋予预测能力高的因子更高的权重时,也就是给予失效的因子更低的权重甚至权重为 0,自然而然地就降低了这些失效因子对 Alpha 因子的影响。
既然已经认识到多因子模型不能一劳永逸,那研究者日常的工作就是不断地往多因子模型中补充新的因子,替换已经明显失效的因子,丰富多因子模型中的因子库。因子越多,覆盖的投资逻辑越多,越能发挥多因子模型的整合优势。
投资有风险,收益有波动。多因子模型最终得到的 Alpha 因子虽然也可能会遇到短暂的回撤,但只要是真正的多因子模型,包括许多相关性低的因子,那么,由多个因子组合成 Alpha 因子的加权方式就能够真正给高预测能力的因子更高的权重,这样的多因子模型就具有自适应能力,在短暂回撤之后会自动调整及时走出低谷,继续发挥多因子模型的优势。
 
(本章节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