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看一下过去十几年间科技行业里涨幅第一的个股。这是一家电子行业的公司,2010 年下半年上市以来最高涨幅接近 100 倍。这个公司起家的业务是电子行业里的零组件制造业务,主要产品是精密连接器、充电线,主要客户是电子代工大厂,最终的客户是消费电子产品。当时,智能手机还未兴起,消费电子的主力是个人台式电脑或者笔记本。根据该公司 2010 年年报中披露的数据,电脑连接器占公司主要收入的 64%,消费电子相关收入占比 36%。2010 年前后是智能手机行业爆发性增长的起点,往后 10 年仅出货量就增长了 3~4 倍。用我们之前讲过的知识点来说,智能手机是当时稳稳的新兴产业:带触摸屏,可以播放视频、拍照、安装程序,这是前所未有的;刚起势,智能手机在全球 16 亿部手机中的占比仅有 19%。这家公司现在的大客户当年的出货量还不到当前年出货量的 1/4,全球市占率只有约 2%,当时排在它前面的四家公司中有三家要么退出了手机行业,要么勉强维持生存。
前文提到科技行业的特点是行业格局不稳定、波动大,但这家公司的管理层非常优秀,很早把握住了智能手机渗透率提升的历史性机遇,不断地做大相关业务。到 2015 年,消费电子占该公司收入的比重超过了电脑业务,成为公司最大的收入来源,并保持到现在。这其中又分为两个阶段:2010—2015 年,消费电子增长了 10 倍;2015—2020 年,由于公司从消费电子的零件业务切到组装业务,收入体量又爆发性增长了近 20 倍。看完该公司的基本面,再来看它股价的走势:从区间低点到高点,粗略计算第一个 5 年股价涨了约 9 倍,第二个 5 年股价也涨了约 9 倍。
再来看该公司过去的估值表现。该公司历史上每年估值的平均水平为 35~60 倍的市盈率,当年度的最低估值为 20 多倍的市盈率,好一点的年份则有 40 倍的市盈率,而高点则到了 50~70 倍的市盈率。这个估值水平相对市场总体水平来说是较高的,但也不是市场最高的区间,同时业绩又能保持相对高速和稳定的增长,没有出现过一年高速增长、一年大幅下滑这种情况。所以,正如我们前面说过的,当年的高估值会被日后的高增速消化。在这种情况下,就不要怕估值高,回头看过去 10 年买入并持有或许是一种好的策略。
这个大牛股背后的逻辑,除了优秀的管理层这种不容易量化的逻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