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有助于我们理解目前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全球最早的内燃机汽车是 1886 年发明的「奔驰」,但实际上最早的电动汽车比这个时间还要早,是在 1881 年。但是由于当时电动汽车用的是铅酸电池,续航太短,体积和质量太大,在与内燃机汽车的竞争中慢慢被边缘化了。直到 20 世纪 70 年代石油危机出现的时候,人们又开始重新思考发展电动汽车。
20 世纪 90 年代,很多汽车企业开始考虑发展氢燃料的电池,但受限于技术和成本,推广受到一定的阻碍。这个行业真正的拐点是在 2003 年,这一年马斯克通过收购入主了一家电动汽车公司,并且成功地将锂电池运用于汽车行业。2008 年,马斯克成功开发出第一款纯电动跑车。
我国看到动力电池技术的发展趋势之后,于 2009 年提出了「千城示范项目」,号召大力发展电动车。在政策引导之下,很多企业开始进入动力电池领域。由于后来整个行业的发展不是特别顺畅,需求不是特别好,这些企业进入这个行业后效益惨淡。不容忽视的是,虽然这个行业的效益不是特别好,但却为动力电池技术的发展积累了很多经验。
2012 年,马斯克开发出了「Model S」,这款汽车是真正意义上量产的纯电动汽车。从 2013 年开始,我国出台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各项补贴政策,但这个时候汽车企业没有时间准备车型,都是把原来的燃油车改成电动车,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油改电」。「油改电」车型的体验感不是特别好,成本也降不下来。由于新能源汽车的补贴特别高,该行业出现了很多骗补的情况。2018 年、2019 年,国家的政策补贴有一个大幅下降,这个行业开始陷入发展较慢的阶段,行业景气度也出现了短周期的大幅下行。虽然这两年新能源汽车行业不景气,但电池技术的发展还是很快的,成本下降得也特别快,高镍的三元电池就是在这个时候发展起来的。
2019 年下半年,欧洲也提出要大力发展电动车,并于 2020 年大幅提升了相关补贴,还出台了一部关于汽车行业碳排放税的法规,进一步提高了燃油车的成本。
2020 年,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出现了一个比较大的拐点。这其中的一个原因是,很多汽车企业开发的纯电动平台的车型开始大量上市,受到了消费者的普遍欢迎。因此,可以说 2020 年是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行业接受度的一个大拐点。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