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节 普通人如何做家庭资产配置

普通人作为独立的投资者,应如何做好家庭资产配置呢?

做家庭资产配置,需要理清可投资金额、期限、风险、收益四大方面的条件和需求,即有多少资金需要配置、这些资金参与投资的时间是多久、能够接受的最大回撤和年化波动是多少、对收益的要求是多少,而不是一提到投资就想到要 1 倍、2 倍的收益率。明确以上这些条件后,再进一步考虑具体的配置方案。

比如,A 投资者是一位小有积蓄的中年人,目前有 50 万元资产,投资诉求是能够承受一定回撤的资产增值,投资期限是 10 年,最大回撤是 30% 以内,最好年化收益率 10%~20%。对于 A 投资者来说,混合偏股型产品比较适合,或者搭配一个债券 ∶ 股票为 2∶8 左右的组合,并在市场某类资产组合出现明显的机会或风险时适当调整配置比例。如果 A 投资者对产品波动很敏感,可以选择目标风险的管理策略,这样相对于普通股票型产品大涨大跌的净值波动来说投资体验会比较好。

再如,B 投资者同样有 50 万元投资本金,但他是一位已经退休的老年人,他的理想投资期限是 5 年,最大回撤是 3% 以内,年化收益率是最好达到 6%。由于他的投资偏好比 A 投资者明显保守,所以可以配置一个债券 ∶ 股票为 9∶1 左右的组合。如果市场短期有机会,除非确定性非常高,否则一般不建议去博取短期收益。如果想再灵活一些,可以考虑目标日期策略,比如投资者现在 55 岁,可以把权益比例调整为 20%,到 60 岁时再把权益比例逐渐降到 5% 以下。

如果普通投资者并不想自己费神做这些研究和操作,可以选择专业投资者提供的资产配置产品,如公募 FOF(基金中的基金)、MOM(管理人的管理人基金)等品种。

 
(本章节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