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配置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先来探讨一下为什么要做资产配置。
1)从短期的投资视角逐步转向做长期的投资规划,需要了解不同资产中有哪些是能够长期带来收益的。在基金投资过程中,经常有「基金赚钱而基民不赚钱」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源自营销过程与基民的财富关注点具有阶段性的特点。而从长期的视角进行资产分析和投资规划,能够帮助投资者看得远投资机会、拿得住基金产品,这正是让基金投资变成一项长期持续的盈利来源的一个关键点。
2)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获得收益的机会来自不同的赛道、行业或资产,必须对大类资产进行多元化的把握。在过去的几年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周期性的波动,不同年份获得最佳配置收益的强势赛道和资产是不同的:比如 2017 年是消费,2018 年是短债,2019 年是科技,2020—2021 年是光伏新能源。仅仅是这个简单的例子就足以告诉我们,要想做好财富管理,需要通过配置的思想多元化地把握市场机会。
3)要合理地规避投资风险,需要把「鸡蛋」放到不同的「篮子」里,适当地分散风险。一般来讲,不同类别资产之间的相关性是比较低的。以股票和债券为例,除了个别「股债双牛」和「股债双杀」的时间段,大多数时候股票和债券的收益率是负相关的。一个投资组合在大类资产和细分资产之间做好分散配置,可以最大限度地帮助投资者规避非系统性风险,利用好不同风险资产之间的低相关性甚至负相关性,减小组合回撤和波动。长期来看,多资产的风险收益特征会比单一资产的组合更加稳健。一般来说,风险厌恶的理性投资者,面对同样水平的上涨和下跌,对下跌的感受更「疼」,所以风险控制一直是投资者需要重点考虑的方面。长期以来,资产配置领域形成了一些比较成熟的风险控制策略和方法,如目标日期策略、目标风险策略、风险均衡策略等,可以帮助投资者在战略资产配置层面将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4)好的资产配置策略可以帮助投资者增加收益来源。从大类资产的层面来说,假设两个投资组合采用同样的选择策略,在底层资产上选出的债券和股票完全相同,这时自然会面临一个问题——怎样分配债和股的比例?假设组合 A 结合宏观市场环境、债券和股票的长期风险收益特征,通过模型测算得到一个合适的长期配比,并且在短期市场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适当调整;组合 B 随机设定一个比例,并且没有适时调整。长期来看,组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