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个说法,在网络上流布甚广。许多人写文章都引用了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的话:「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生活在中国的宋朝。」但又有人考证过,这其实是以讹传讹的说法,汤因比并未说过此话。不管他是否这么说过,此话的广为传播,倒也说明了「生活在宋朝」之说确实能引发众多共鸣,深得人心。你换成「我愿生活在朱元璋时代」试试,看有多少人会响应。
事实上,不少名人都表示过「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生活在中国的宋朝」,比如知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先生。清华大学教授刘东先生也说:「我最愿意去活一次的地方,无疑是在 10 世纪的中国汴京。对于天水一朝的文物之盛,我是那样的心往神追。」
如果可以穿越历史,宋朝的确是很不错的选择。因为宋人的生活与我们熟悉的现代生活比较接近,穿越到宋朝,你会更容易适应一些。若是穿越到其他朝代,你可能会感受到极大的不适。
比如说,如果你穿越到唐朝。别看「大唐盛世」声名远播,但如果真让现代人回到唐朝,可能随时都会受不了。别的不说,就说大唐的坊市制度与夜禁制度吧,城市中的商业区(市)与生活区(坊)是相隔离的,你居住的坊不准开设商店、市场、酒店。要是你想喝杯小酒,只能跑到定时营业的「市」里。入夜,坊门开始关闭,街路清场,你要是夜晚上街溜达,便属于「犯夜」,会被抓起来打屁屁的。
唐朝还保留着中世纪式的良贱制度,你穿越过去,若是成为大唐的贵族与自由民也就罢了,万一成了贵族家的奴婢,那便没有法律地位,没有国民身份,是主家的私有财产,主人可以牵着你到市场上卖掉。
再比如说,你要是穿越到明朝,特别是明初,恐怕也会非常不适应。明朝恢复了唐朝时的严厉夜禁制度,按《大明律》的规定:「凡京城夜禁,一更三点,钟声已静之后,五更三点,钟声未动之前,犯者笞三十。二更、三更、四更,犯者笞五十。外郡城镇各减一等。」你如果是宅男,倒也无所谓;若是习惯过夜生活的夜猫子,就很难受了。
明朝政府还不允许居民自由外出,农民的活动范围被限制在一里之内,必须「朝出暮入,作息之道互知」;你若想出一趟远门,必须先向户籍所在地的官府申办「介绍信」,当时叫「路引」。法律规定:「凡军民人等往来,但出百里者,即验文引。凡军民无文引,及内官、内使来历不明、有藏匿寺庙者,必须擒拿送官。仍许诸人告首,得实者赏,纵容者同罪。」洪武年间,曾有一名居民,因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