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4 节 宋朝的广告与商标(第1页)

商业的发达,使宋朝商人产生了明显的广告自觉。宋人庄绰的《鸡肋编》说:「京师凡卖熟食者,必为诡异标表语言,然后所售益广。」欧阳修《归田录》也载,京师食店,「皆大出牌榜于通衢」。这便是自觉的广告意识。繁华的城市中,商业广告随处可见。展开《清明上河图》,我们会发现画家捕捉到的广告就有几十个,其中广告幌子有 10 面,广告招牌有 23 块,灯箱广告至少有 4 个,大型广告装饰——彩楼欢门有 5 座。

「小市酒旗能唤客」——宋代的酒店业尤其重视做广告。《容斋续笔》载,「今都城与郡县酒务,及凡鬻酒之肆,皆揭大帘于外,以青白布数幅为之」。这个「青白布」便是「酒旗」。《东京梦华录》也载,「凡京师酒店,门首皆缚彩楼欢门」,九桥门街市的酒店,更是「彩楼相对,绣旆相招,掩翳天日」。这里的「绣旆」,是指市招;「彩楼欢门」则是用竹木与彩帛搭建起来的门楼,是流行于宋代的酒店业广告装饰,越是高级的酒店,彩楼欢门越是豪华。《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孙羊正店」,彩楼欢门有两三层楼高,非常气派。画中虹桥附近的一家「脚店」(宋代的脚店是指小型酒店),也扎有十分显眼的彩楼欢门。如果我们有机会穿越到宋朝,只要看到彩楼欢门,便可以判定那是一家酒店。

比较新鲜的当属灯箱广告。《清明上河图》中的「孙羊正店」大门前,有三块立体招牌,分别写着「孙羊」「正店」「香醪」字栏。这三块立体招牌,便是灯箱广告。由于这种广告牌应用了照明技术——内置蜡烛,夜间明亮照人,特别引人注目。虹桥附近的「脚店」门口,也设置了一个灯箱广告,上书「十千」「脚店」四字。「十千」为美酒的代称,如唐诗有云「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灯箱广告在现代商业社会不过是寻常事物,但许多人未必知道,宋朝已出现了灯箱广告的形式。今日在日本、韩国一些地方,还保留着这种古老的广告,古香古色,别有风味。

俗话说:「好酒不怕巷子深。」但宋人的观念是,好酒还需做广告,为吸引眼球,广告还得别出心裁。《武林旧事》与《梦粱录》都记述说,每到新酒出炉时,酒库(即官营大酒店)必大张旗鼓:一、用长竿挂出广告长幅,上书「某库选到有名高手酒匠,酿造一色上等浓辣无比高酒,呈中第一」之类的广告词,这叫「布牌」;二、「以木床铁擎为仙佛鬼神之类,驾空飞动」,即将儿童或伶人固定在木制台架上,扮成仙佛鬼神的模样,在酒店门面表演,这叫「台阁」;三、「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