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府献艺让我名声大噪,锦上添花。
但是常顺并不满意,因为还有一个人与我一样声名鹊起了。
那个人就是西教坊的阮尘。
他那一手神鬼难测的戏法,引人入胜,又兼有一副雌雄莫辨的容貌,很快在京中掀起了不小的浪潮。
往日常来东教坊的人,如今也常将我与西教坊的阮尘互为比较。他们说,寒月姑娘的歌好是好听,就是不如西教坊的阮郎君,缺了点摇曳动人的身姿和那甘愿以色撩人的姿态。
话音未落,这几个人就被人揪着衣领子给扔了出去。
来人是裴子攸,他一身锦绣衣袍,玉冠金带,一派说不出的赫赫威仪。加上他容貌甚伟,姿仪不凡,哪怕不知道他身份的人,也不由得在心中慎重一番再来开口。
好在有人认出来他,窃窃私语地互相通传说,这位就是顺平侯府的小侯爷,如今的朔方将军裴子攸。
也不知道到底是哪个名头镇住那群人,总之他们顿时没有了方才的嚣张气焰,悻悻地就要向外退去。
好巧不巧的是,一个人挡在了教坊的门口。
宽袍大袖掩盖不了他的分毫风姿,反衬得他仪态万千,衣带当风。那双眼炯炯有神,不卑不亢地审视着教坊中的众人,嘴角噙一抹若有似无的笑意,开口问道:「众位可曾知道,内、外教坊闹事者,罪责几何啊?」
闹事的人向他行了一礼,怯怯地唤了声「少卿大人」,而后知趣地退到一旁,垂手而立。
内有裴子攸,外有陈言之。
再怎么不开眼的人也该知道,此时的教坊不是该任由他们兴风作浪的地儿。
于是众人两厢赔罪,奈何裴子攸和陈言之,各个都是在京中天不怕地不怕的主儿,自然不想就这么将这煞人风雅的事情就此接过去,结果两拨人就这样僵持在了教坊大堂跟前。
这时,消息一向灵通的常顺姗姗来迟,从二楼缓缓而下,调和众人。
他对生事的人说,官家教坊的舞女也好,歌姬也罢,再怎么不堪也都是入了册的,若是在外头有个三长两短,宫里的内教坊要是顺着查下来,到时候只怕谁都不好交代。
而后他又转向裴、陈二人,笑眯眯地对他们说,不若让这群人给寒月姑娘赔个不是,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罢?要不然若是让有心的谏官抓了把柄,将这些末流小事呈到了陛下那里……
所以说,常顺还是希望裴、陈二人,能够看在同朝为陛下效力的份上,卖几分薄面给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