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1 节 六耳之死(第1页)

因为猴子全无识人之明。

他受了六耳猕猴的蛊惑,险些丧命。

猴子很早就认识六耳猕猴了。

那时候,孙悟空学艺归来,众妖多有投奔,六耳也是其中之一。

但六耳并不受人欢迎。

因为他是不祥之人。

无论他投靠哪个山头,哪个山头就会被天庭剿灭。

久而久之,他们都觉得,就是六耳猕猴导致的山头被剿。

毕竟,六耳一族劣迹斑斑。

当年,封神之战,神妖对垒。

六耳一族为表忠心,直接倒戈,投奔接引道人。

他们凭借「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屡屡地破获众妖诡计,令众妖损失惨重。

后来,众妖用反间计致使众人对六耳渐起疑心:精通变化的妖怪,四处危害人间,并以六耳之面世人。

姜子牙等受元始教诲的弟子,向来对妖精深恶痛绝,于是质问接引道人,六耳一族因此灭门。

现如今,封神虽已成为往事,但仇恨却并未遗忘。

有多少妖,是因为六耳泄露机密而导致身首异处?

因此,六耳投奔花果山,好多妖精都反对,猴子手下妖怪对他说:「六耳一族,天生反骨,三界闻名,大王若是收留,日后定然成祸。」

猴子没有理会,他出了花果山,见到了六耳。

六耳猕猴并没有六个耳朵。

猴子很好奇,问道:「他不应该有六个耳朵吗,怎么现在只有两个耳朵?」

「还有什么别的原因?」在猴子旁边的小妖揶揄道,「他六耳猕猴,要是长着六个招风耳,到哪里不是处处喊打?若自己把耳朵割了四个,不就与我们平常无异?想必他自己割了耳朵,只是为了藏身。」

六耳猕猴瞧着那小妖,说道:「我这耳朵不是自己割的。」

「那是谁?」

「是我母亲,」六耳说,「为了救我。」

六耳一族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

他们有六个耳朵,像脑袋上长了一对翅膀。

上面一对耳朵可听未来,中间可听现在,最下边的能听到过去。

当年六耳一族,因神仙怀疑,所以被迫自杀。

接引道人(也就是后来的如来佛)念及过往情分,用婆娑世界将六耳一族笼罩其中,在这婆娑世界里,既不能反抗,也不能说谎。

接引道人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