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章 只要马克上场,就是嘘声伺候(第1页)

第二节比赛还剩下最后的2分53秒,马克被再次替换上场,寄希望于在上半场结束前,能将两队比分迫近。

“呜~”

迎接他的则是康塞科球馆四方看台上传来的此起彼伏的嘘声。

要说今晚印第安纳主场座无虚席的原因,马克最少也得占3成比例,尤其以女球迷居多,他们打着标语,举着人形牌,嘴里不停地尖叫着。

她们自然是想看看今年新秀中的超级新星,华国的19岁翩翩美少年马克。

赛季至今,2000年的一众新秀们,整体表现趋势比联盟和媒体们预测的要低得多。

在选秀前,北美的很多新闻媒体,甚至是包括NBC这样的大媒体,认为2000年的选秀是NBA历史上罕见的选秀大年,选秀质量甚至要超过“96黄金一代”。

而在民意调查中,球迷们的呼声也将这届新秀比作NBA历史有史以来最强新秀。

毕竟今年优秀的的大个子太多了,在14名乐透区的新秀中,就有7名内线球员。

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这届新秀显然有些“集体水土不服”,像14号新秀马汀·克利夫斯,作为马克NCAA时决赛的对手和最后的胜利者,MVP获得者。

到罗利PNC竞技场时的新秀对抗赛对手,夏季联赛对抗对手,在赛季初,和马克的对垒中并没有落太大的下风。

但到了常规赛赛季至今,数据也只有场均3.8分2.0个助攻,已经被马克完全甩开了。

可以说,到现在为止,2000年选秀唯一能看到希望的就只有马克了。

原本印第安纳球迷是非常喜欢马克的,只是当“敌对状态”的深入,球迷们还是不由自主地代入到了“主队情怀”当中,当马克和老米勒发生冲突时,球迷们自然而然地开始给马克送上嘘声。

以至于只要他上场,就是嘘声伺候。

这颇有当年,“篮球上帝”迈克尔·乔丹驾临康塞科球馆时,受到的“礼遇”一样。

场上比分,凯尔特人队35:43步行者队。

主队进攻回合,替补后卫特拉维斯·贝斯特持球来到前场。

“哦,小X崽子,你上来做什么?亲自感受一下绝望吗?”

老米勒一边往前场跑,一边对身旁贴身防守自己的马克喷道。

“老X登,我师父说了,你浑身上下,就一张嘴还凑合,别的啥也不是。”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