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节(第1页)

四架‘轰-15鲲鹏’空间轰炸机从九州岛-新田原空军基地起飞,短短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内便完成了整个轰炸任务,6倍于音速的飞行速度让‘轰-15鲲鹏’在起飞后不久便急速爬跃出大气层,从外空间进入到任务目标区的上空。由于是亚轨道飞行器,‘轰-15鲲鹏’空间轰炸机其实并未进入到真正的太空,只不过是冲出了大气层进入到了太空的边缘而已。

在根据‘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相关数据修正了方位之后,武器仓门打开。

每架‘轰-15鲲鹏’携带有4枚‘祝融’高速棒束武器系统,在激光制导模式下,‘祝融’高速棒束武器系统的微电脑会自动修正方位。穿透大气层之后,‘祝融’高速棒束武器系统会在2000米的高度上空自动释放内置的4条钨芯钛金柱,当以12000公里的高速急坠地面时,这些每根重达100公斤的钨芯钛金柱产生的威力几乎等同于一枚核地雷。

4架‘轰-15鲲鹏’空间轰炸机共投掷了16枚‘祝融’高速棒束武器系统,而这16枚‘祝融’高速棒束武器系统总计释放出了64枚钨芯钛金柱,如此巨大的轰击威力下,整个茨城县-东海村都被彻底的夷为了平地,就如同经历了一场巨大的地震一样,东海村的所有建筑物顷刻之前化作了一篇瓦砾,而位于轰炸中心区域的日本原子能东海研究所更是完全被摧毁,爆炸的巨大威力使得整个研究所瞬间便在蘑菇状烟云中消失不见了,所有的生命体都被高温热浪被蒸发了,混凝土石块被炸成了粉末样,甚至就连研究所的玻璃窗都被烧成了粘流态样,一些钢铁被扭曲得如同麻花一样,整个现场惨不忍睹。

最先报道这一事件的媒体是美国《华尔街日报》,该报援引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美国政府高级官员的话称“中国在日本的军事行动进一步的扩大规模,位于茨城县东海村的日本原子能东海研究所被中国空军飞机炸毁,而这次作战中,中国军队动用的并不是常规空军战机,而是一种极其先进的战略武器-次轨道轰炸机。这也是人类军事史上首次进行太空作战。”

很显然,这个消息是美国政府有意放出的。对于中国军队在日本的军事行动,各大媒体一直都是密切关注中,不仅仅是对中国军队,同时也是对美、俄两国军队。许多军事专家都将这场战争视为是一种非传统意义上的战争,其原因在于这场战争带给人类的是一种改变。

从机械化作战到精确制导打击,从电磁瘫痪到特种突袭,中、美、俄三国军队在日本竞相展现着各自的战争科技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