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节(第1页)

随着京都城最后一支日军残存部队被剿灭,中国国防部、外交部终于联手在北京发表新闻公报,历时九天的‘京都之战’终于宣告结束。同一天,设在长崎的中国远征军兼对日作战总前委也召开记者招待会,宣布自当日起,京都府的战事已经宣告终结。

仅仅就在两天前,也就是3月27日,美、俄两军在花了整整两个月零六天,付出了1万4千人的伤亡代价之后,方才歼灭了据守在旭川城内的日军第2、第11师团、第1坦克群以及数万平民自卫队,没有一个活着的日本人的旭川在成为了‘永恒之城’的同时,也彻底的被炸成了一片破烂的废墟。没有一栋完整的建筑,只剩下遍地的瓦砾。

京都之战的成功并不在于中国人是以怎样的代价来夺取了这座城市,而是在于中国人给予日本人心理上带来的震撼。两千余人阵亡,更多的受伤者,可以说中国军队在京都之战中付出的代价是极其高昂的。可是夺取了这座日本皇室最神圣之地却是使得日本东京军政府心里的那一份震撼是极其难以想象的。据说德仁天皇为此暴跳如雷,扬言如果军方不能采取行动,他将亲自带领近卫军去收复京都。天皇陛下的火气是大了点,可什么收复京都的话却是没有人去相信,拿什么去收复京都啊。军部的那些高层当面是唯唯诺诺的,可背过身来大家都知道要收复京都还不如直接去东京湾跳海,那样死得更干脆。

现在京都是失陷了,而且中国军队又将整个近畿方面军压缩在纪伊半岛上几乎无法动弹,战争进行到了这个份上,谁还敢去指望着什么收复京都啊,唯一能够做的事情就是集结兵力,在东京都实施防御。中部地区的情况也不要去指望了,中国空降部队和美俄军队都云集在尾张平原的四周地区,这个时候再想象着中部方面军的力量,那完全是不切实际的。

军部连续召开了几次会议,商讨的议案无非只有一个,那就是“打下去还是投降”吵吵闹闹了半天,最后还是强硬派占了上风,一个字“打”。还是打下去,就是打光了家底也是要打下去。多数人还是保持了沉默,打与降对于他们来说已经不重要了。打下去也是死路一条,投降也是被中国人送上军事法庭,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对于日本来说,最大的错误其实只有一个,就是不应该处于中国的身旁。一山难容二虎,中国人的古话其实是很有哲理的。

东亚就不可能容得下两个大国,中国和日本谁都想坐大。可是中国是事实上的大国,这是谁都知道的,而且对于北京来说,地区大国这些的小儿科是根本没兴趣的,中国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