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 5 月 6 日,河南郑州发生了一起空姐乘坐滴滴顺风车的命案。对于这个案件,我是悲愤的,愿人间少发生这类悲剧,为逝者惋惜。5 月 12 日,凶手的尸体被找到,案件告破,愿逝者安息。但是此案带来的影响远不会停止,因为网约车已经渗透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离我们的生活如此之近,我们应该反思的远远不止于到案件告破就结束。
从事发开始,不免关注舆论走向,很明显的看到滴滴公司被万千网友谩骂,朱啸虎这位大佬也说国民级的应用必须承担国民级的责任,就连吴晓波频道也在声讨滴滴,我觉得有必要公正的探讨一下,这件事究竟有滴滴多少责任。不要只是道德绑架的方式来探讨问题,诸如「如果是你姐、你妹、你各种亲戚」的探讨方式,没有意义,不论对任何人,我们都不希望有类似的情况发生,我们能做的就是公允理智的探讨。
我们从以下的几个方面一步一步探讨。
1.出租车和网约车恶性事件发生比
本次事件难免会在「网约车」和「出租车」的层面上进行对比,我在网上随手搜索了一下乘坐出租被杀害的案件,也是很触目惊心。

在 2017 年公布的中国司法大数据报告中,更是表明出租车的犯罪案发率是网约车的 13 倍之多(见下图)。

而在出租车案件中,少有怪罪出租车公司的,但是在本次滴滴案件中,除了凶手,滴滴成了众矢之的。
大概有以下三个原因:
1.网约车属于新兴行业,还在完善制度当中,有一些规则设计并不完善;
2.网约车业务对传统出租车业务冲击较大,既得利益者(出租车公司)不会放弃这次机会打压对手,另外同是网约车的竞争对手,也不会放过这次机会;
3.各种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