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芳寿(第1页)

忙着准备安儿小家伙的白日礼的不只是张氏等人,汶水、沉水和伊水也兴致勃勃的在街上挑选,毕竟长了辈份了,自然要表现出做姨姨的慈爱来。

拨浪鼓、摇铃、纸鸢、糖人、生肖像、还有纸风车,几乎看到什么都要买,到后来伊水都怀疑汶水是不是打着给安儿置办百日礼的旗号给自己买玩具——拨浪鼓、摇铃也就罢了,糖人、生肖像也还说得过去,可是这纸风车和纸鸢是百天孩子能玩的了得玩具吗?

逛了半天街,几人腿脚也累了,肚子也饿了,便想找个地方歇歇脚,正在这时,前面不远处有两家饭店。

一家是花家地“天然居”,花家在徐州经营这家店已经有二百年的历史了,现在市井街道的小孩还会唱这么一首歌谣:“前有天然居,后有金织坊;左有路车马,右有饰玉厢。美食花家客,华衣李府宾;出乘路驾车,身配洛琼瑶。”说得就是开“天然居”的金家、“金织坊”的李家、车马行的路家和银楼的洛家是徐州城的四大商户,质量上乘、价格公允。也是徐州城的百年老字号。

旁边的“闻香阁”就是林至磊的大哥林至淼见“天然居”到生意红火,吃饭的人常常在门前排起了长龙队,就在旁边也开了一家饭店,可惜食客们不买账,宁可在“天然居”店前面排队,也不愿意到他们的“闻香阁”用餐,从开张起便开始赔钱,终于在分家时,林至淼夫妇将这家饭店分给了弟弟林至磊。

伊水等人来到街上,此时正是用餐时间,却见“闻香阁”门前寥寥,与“天然居”形成鲜明的对比,连伙计都在店里歇了起来,而旁边天然居还是一如往日的热闹非凡,从掌柜到伙计都忙的几乎脚不沾地。天然居饭菜美味、价格公道,也的确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成为百年不衰的老店。

看到“闻香阁”,伊水不禁想到林至淼的一贯作风。

这时,沉水开口说:“我们去闻香阁吧,也可以照顾姐姐家的生意。”

伊水却不同意,早就听说“闻香阁”的饭菜极其难吃,要价也高,伊水并不想委屈自己的胃,再说闻香阁的生意也并不是靠他们一顿饭就能够好转的,倒不如去天然居,顺便看看人家为什么将生意做得这么好,帮姐姐改进才是正经的,如果是在不行,也可以劝姐姐转行,随便做什么都可以,毕竟是好地段,就是是姐姐姐夫不擅长做生意,将这铺子出租,一年下来租金也是一笔可观的数目。

伊水一说自己的想法,李汶水李沉水都赞成,一行人便转向天然居。

门口挂一幅对联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