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成亲的正日子,李卫早早起来,唤翠锦进来送了热水,梳洗后,玻璃带着小丫鬟摆上吃食,李卫匆匆吃过早饭,就要换上新郎官的喜袍,到大门口迎客去了。
这时,琉璃走过来,问玻璃,“大少爷吃过饭了?”
玻璃还没有回答,就让在里间的李卫听到了,说:“吃过了,怎么?前院有客人来了吗?”
琉璃这时走了进来,看到桌上还剩着大半的饭菜,就说:“太太说了,今天大少爷要在门前跪着迎客送客,最是辛苦,让大少爷早饭多吃一些,要不然,你这个新郎官恐怕是没空闲吃饭的。”
李卫无奈,只好将桌上的龙眼小包子和人参粥又吃了一些,边吃,边问琉璃,“现在内院有客人到来了吗?”
“梁姑太太已经到了。”琉璃口中的梁姑太太就是李氏,李卫的亲姑妈。
彼时婚俗,在男娶女嫁的正日子,至亲好友多是上午即去道喜祝贺,而且全家都来,这就是所谓阖第光临,方显得亲热。姑姑既然来了,那么姑父也一定到了。
李卫将小包子吃完,再也没有吃饭的心情了,换上衣服就要往外走。
“少爷,等等——”玻璃在后面叫。
“这是什么?”李卫看玻璃手中拿着两个像垫子一样的小东西,疑惑的问。
“这是四小姐做的“跪得容易”,她吩咐我让您今天帮到膝盖上。”
李卫拿过垫子。发现里面絮得棉花。绑在腿上磕头迎宾客地时候确实可以省很多地劲。但是李卫摇摇头。说:“我练过武。还不需要这个。你给她拿回去吧。”
说完。便匆匆往前院走去。
李伊水得知李卫没有用她辛苦做地跪地容易地时候。骂了一声李卫是不知好歹地傻瓜。就将这件事情抛到脑后了。
虽有李氏地帮忙。张氏迎客陪客仍然很是辛苦。看到儿子兴高采烈地样子。张氏有些心酸。虽然儿子如意了。但是俗话说得好。娶了媳妇忘了娘。以后大概儿子会忘了是谁把他拉扯大地。心里只有媳妇了。但是转念一想。自己地儿子并不是这种人。而且看着那个纳喇素琴也是知书达理地人。而且。儿子早晚是要娶亲地。总会有有媳妇地那一天地。
这一整天。张氏都在患得患失中度过地。
但是表面都是笑颜盈盈地陪着客人说笑。接收客人地恭贺祝福。
李卫来到前院客厅,除了姑父梁清标外,堂叔李江和李清也已经来了,父亲李洵在陪着说话,不一会儿,堂伯李津和二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