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2 节 辽源万人坑:侵华日军「以人换煤」,10 万中国人惨死(第1页)

这是吉林辽源的一座山。

远处密密麻麻的凸起,全是坟包。

而更多的人,被投进了炼人炉,推进了乱葬岗。

为什么会死这么多人?

因为 1931 年,日军侵占了这里,实施「以人换煤」计划。

14 年里,他们用 10 万中国男儿的性命,换取了海量的煤矿。

这段历史,你应该知道。

1.招工

1942 年,山东崂山县。

23 岁的赵德才在镇里的集市上,看到了一条招工广告。

招工广告两则

招工广告两则

虽说他不大识字,但广告上「招财进宝」的标识他倒还认得。

赵德才一身腱子肉,勤劳、踏实、干活利索,是把出力的好手。为了多赚些钱,他跟好友柱子来镇上转悠好几天了,就想找个好活儿干干。

俩人当即兴冲冲来到招工处,只见人头攒动,来应聘的全是年轻力壮的汉子。

工头站在一张桌子上唾沫星子乱飞,说有个姓方的大老板,在满洲拥有一个大矿山,那里的煤太多了,挖不过来,当地人都不够用了,得从关里请矿工。

「只要你卖力气好好干,一个月就能挣上三十块钱!」

这一句话,让所有应聘者连连咋舌,跃跃欲试。

亲娘哩,三十块!够得上几家人一个月的开销了!

这年头饥荒四起,谁家不是吃了上顿没下顿?

这要是能去满洲挖矿,赚上钱、买上粮,就是救了全家人的命啊!

小伙子们立刻一拥而上,差点把报名的桌子给挤塌了。

「退退退!」工头大吼:「急什么急!一个个的,饿死鬼托生啊?矿上缺人缺得很,人人都有份!按个来!」

混乱的现场这才恢复秩序,人们排起队来,一个接一个的报名登记。

在他们的劳工证上,清清楚楚地写下了名字、籍贯、年龄。

一个劳工的证件

轮到赵德才的时候,他有些怯懦地问:「老哥,那俺们咋过去?去了后住哪?」

「瞅你那没见过世面的样儿!我们方家大柜,招工都是一大批一大批的招,自然是包了轮船给你们拉过去!到了那边也是包吃包住,你们什么都不用操心,就是干活、拿钱!怎么样,去不去?」

「去去去!」赵德才和柱子异口同声地回答。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