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只有李白知道那一夜他在和谁畅饮。
冰冷的,黏腻的,腥臭的,如影随形的。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也只有李白知道那一夜看到月亮的人为什么抬不起头了。
看到的是什么,低下头的又是什么。
1
在遥远的唐朝,诗仙李白正对着一轮明月喝酒。
那时的李白空心怀抱负,想做一番事业,但正值李林甫、杨国忠和皇亲贵胄们当权的黑暗时期。
他既得不到统治者的赏识和支持,也找不到多少知音和朋友,常常陷入孤独的包围之中。
只好借酒消愁,一醉方休。
这时,林中又走进一个人,他的脸藏在黑暗中,并没有被看清。
半醉半醒的李白举起油灯,照向这位来者,端详全身,衣冠凌乱,长发飘飘,看样子和自己一样,也是位落魄的才子,可我们的李大诗人总觉得哪里不对。
他含糊不清地问那个人:「敢问兄台姓名?我没见过你。」
那人笑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人类是情感动物,有情感共鸣的二人很快交杯换盏,大诉苦水。
深夜,熟睡的李白被一泡尿憋醒,摇摇晃晃方便之时,他忽地想到早些时候的那个疑问。
刚与我把酒言欢的那个人,到底哪里不对劲呢?
平凡的家世,怀才不遇的遭遇,孤独落寞的情绪,天赋的才情……
一切正常,这在大唐简直一抓一大把。
此刻的李白百思不得其解,他总觉得有问题!
他回到露宿的地方,此刻那个天涯沦落人正睡得香。
困意来袭,他也不再多想,继续沉沉睡去。
直到凌晨,他梦到了那位同道知己。
梦里他们站在一座悬崖边,他头探出悬崖,深不见底的黑暗令他打了几个冷颤。
那个人来到李白的身后,说道:「跳下去,世上还是有李白……」
那人越逼越近,李白浑身颤抖地看着对面,终于想起来哪里不对劲!
接着,他醒来后发疯一般跑出桃花林!
发疯似的吼叫着!
「我知道了!我知道了!我知道了!」
从此,便有了广为流传的名诗《月下独酌》,其中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更是成了形容孤独寂寥的千古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