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第六计 声东击西(第1页)

第六计 声东击西

【原典】

敌志乱萃①,不虞②,坤下兑上之象③,利其不自主而取之④。

【注释】

① 萃,野草丛生。敌志乱萃:敌人情志混乱,失去明确的主攻方向。

② 不虞:不加戒备,不及防备,意料不到的意思。

③ 坤下兑上之象:喻指聚在一起的是一潭高出地面的死水,迟早会溃决。

④ 不自主:即不能自主地把握自己的前进方向和攻击目标。利其不自主而取之:敌人不能把握自己的前进方向,这对我方有利,应趁机进攻、打击敌人。

【译文】

敌人处于心迷神惑、行为紊乱、意志混沌的状态时,就像处于高出地面的沼泽,溃决之势已成,不能正确预料和应付突发事件。此时,应该利用他们心智混乱,无法自主把握前进方向的时机,灵活机动地运用时东时西,似进似退的战略,造成对方的错觉,进而出其不意地将其一举消灭。

【简析】

「声东击西」之计一般用在己方处于进攻态势的情况下。「声东」旨在虚晃一枪,所击之「西」才是主攻目标。

因此,此计的重点在于对我方的企图和行动绝对保密,制造假象、佯动误敌来伪装己方的攻击方向,转移敌人的目标,使其疏于防范,让「西」成为敌方的不备或不及之地,然后乘其不备,发动突然进攻,一举击败敌人,出奇制胜。

「声东击西」的战例颇多,使用的方法也各异,而成败的关键在于攻方的「声东」是否能让防御方完全相信,或迷惑其意志,或故布疑阵,使对方力量分散,使其减弱「西面」的防御甚至完全放弃对「西面」的防范,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总结起来,「声东击西」之计可以有以下几种使用方式:

一是忽东忽西牵制敌人。不固定我方的进攻方向,时而向东,时而向西,一会儿在这儿,一会儿在那儿,把敌方弄得晕头转向,无法确定我方的主攻方向和真实意图,只好处处被动设防。时间一长必然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我方便可利用时机大获全胜。

二是即打即离迷惑敌人。是指我方时而主动攻战,时而远远离开。敌方以为我方要打时,我方不打;敌方以为我方不打时,我方却突然发动袭击。以致敌人无法部署战前准备,失败也就在所难免。

三是发动佯攻蒙蔽敌人。是指我方故意向甲地发动进攻,吸引敌人的注意力,等敌人把兵力全部调到甲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