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什么才是真正的节约(第1页)

什么才是真正的节约

有钱人多花钱是好事吗?比如,有个富二代,普通的东西看不上,买个名表 30 万,买辆名车 300 万,买套豪宅 3000 万。他没事就约朋友一起花天酒地,动辄几千元钱的酒水,一晚上消费几万元是家常便饭。新认识的女朋友,她要包买包、要车买车,全球各地到处飞,一趟旅行下来,百八十万元的花销很正常。

我们的问题是,他这么大手大脚地花钱是好事吗?

他自己觉得是。理由是花钱对社会来讲是在拉动经济、提高就业。比如,他最近迷恋上了帆船,整套设备几百万元,出一次海好几万元。他说如果没有这些富人玩帆船,就不会有帆船这个产业,那些做帆船的工人、海滩的服务生、安保救生员都是有钱人在养活。正是因为他这么大手大脚地花钱,才提供了很多工作岗位,让很多人可以挣钱养家。他看上去是在浪费,实际是在做公益。

这听起来似乎有一定的道理,但隐约让人觉得哪里不对,因为传统美德告诉我们,勤俭节约才是根本。

这两个说法完全相反,其中必有一错。那么,究竟哪个才是对的呢?这就是我们要讲的。

有个小孩砸破了一家面包店的玻璃,然后跑掉了。围观的人议论纷纷,玻璃破了虽然可惜,但也不是坏事,因为玻璃店会多一桩生意。玻璃店店主挣到钱了,就可以拿去消费,这样就会有更多的人挣到钱,这些人可以继续消费,钱就一圈一圈地传递下去,整个经济就被拉动了。

请问是哪里有问题?

问题出在了看不见的地方。同样的资源,原本可以有其他用处的:修玻璃的钱原本是要买一双新皮鞋的,但是因为修玻璃花掉了,皮鞋就买不了了;玻璃店多了一桩生意,皮鞋店就少了一桩生意。那双皮鞋因为没有被做出来,很多人就觉得它根本不存在。玻璃店的生意,不过是从皮鞋店转移过来的,并没有增加就业,也没有拉动经济。综观整个经济体,财富反而是在减少的,因为损失了一块玻璃。

很多人特别看重消费,是因为他们弄错了因果,消费从来不是原因,而是结果。

我们从来不是为了消费而消费,我们是为了交易而消费。为什么要交易呢?因为可以增加比较优势、劳动互换、提高效率。

比如,泰森为什么不自己洗车?因为同样的时间,他可以产生更大的价值;而找一个洗车工,双方劳动互换,使得泰森可以专注打拳,洗车工可以多一份工作。

大家各取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