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怎样把药价打下来(第1页)

怎样把药价打下来

帮我把牛肉价格打下来,没问题。

帮我把红酒价格打下来,没问题。

帮我把 70 万元的药价打下来,稍等,它凭什么能卖 70 万元呢?具体点,几毫升的化学药物加上水,凭什么能卖这么贵?

因为此药物非彼药物。

复制不难,创造才难。

分子式不难,知道为什么是这个分子式才难。开发一个操作系统,耗资几百亿美元,不一定能开发出来。而同样的代码复制一份,盗版盘只卖 5 元钱,商家还有得赚。这是因为,一个是创造,一个是复制。而创造,就得从研发成本说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有数据显示,开发一款新药所需要的平均时间为 13.5 年,这还仅仅是研发的投入。如果考虑到资本因素,成本高达 17.78 亿美元。更残酷的是,你辛辛苦苦花钱、花精力,也不一定能研发成功。

从选中靶点,先导化合物筛选,到优化临床前的一、二、三期,再到最终上市申请;从最初立项,到推向市场,十几年的时间只有 4% 的成功率。

比如,SARS 疫苗(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疫苗)就是临床三期遭遇难题,至今 17 年未能研制出来。

这些失败的花费是要平摊到每个新药身上的,药费的大部分实际是花在了这些失败的药品上。

就算研发成功,就算推向了市场,还面临一个问题:量产。

一台光刻机几亿元,一条产品线几十亿元,而一部手机只卖几千元。为什么?因为量产,几十亿个消费者平摊了研发费用和固定成本。

但罕见病的用户群体极为有限,SMA(1)患者只有几十万人,分散在各个国家,而不同国家的药物审批都会不可避免地耽误量产,分摊下去必然单价高昂。所以,药价高并非是药厂黑心挣钱,而是市场铁律不可违抗。尽管药品是治病救人的,但它本质上是一种商品,既然是市场造成了高价,那么降价也必然要依靠市场。

如果鸡蛋不够吃,应该是鼓励更多人去养鸡,而不是杀鸡取卵;如果药品不够便宜,应该是鼓励更多药企去挣钱,而不是指责他们唯利是图。

「你的药卖这么贵,我吃了 3 年,把房子吃没了。」

这句话的另一个版本是:「倘若没有这些药,就不是房子没了,而是人没了。」

药企,不是让人生病的,它是给生病的人提供解决方案的。如果一个提供方案的药企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