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 节 谁占领了用户情绪,谁就占领了用户钱包(第1页)

在新消费时代,消费领域正在发生一些非常重要的变化。比如,以前我们买东西,更关注商品的功能、性价比,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为喜欢买单,为热爱买单。比如,奢侈品那么贵,还有那么多人排着大长队去抢购。比如,在平安夜,一个苹果居然可以卖到十几元。比如,我们公司有喜事,会点喜茶庆祝。

其实这些购买行为的变化,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情绪价值。

有一次,我碰到百胜中国的高管,我问他们:「最近生意怎么样?」他们说:「最近一段时间必胜客的生意更好了。」

百胜中国经营的品牌有很多,包括肯德基、必胜客、小肥羊、黄记煌……它们的生意也一直不错,但是,为什么那段时间必胜客的生意更好了?原因你可能想象不到。当时临近中考、高考,很多父母都带着孩子去吃必胜客,因为他们希望孩子「必胜」。必胜客提供了一种情绪价值,寄托了亲朋好友对考生的祝福和期待,就像中秋吃月饼祈求团圆一样。

所以,产品的情绪价值到底是什么呢?

你一定有过这样一些时刻:看了一部温情的电影,感觉自己得到了抚慰;心情不好,你打开 App 点了炸鸡和奶茶,在享受美味的过程中得到了治愈;买到一款很有设计感的衣服,你心情愉悦,朋友看到后也都夸你有品位,好心情持续了很久;你是某奢侈品牌的忠实用户,最近买到了最新款,它让你与众不同,收获了极大的满足感……

其实,在购买这些产品时,用户最在乎的不是产品的功能价值,而是因为拥有这款产品而收获的愉悦、满足的心情。这就是这些产品在满足基本功能之外带给用户的情绪价值。

你可能经常听到这样的话——「喜欢吗?喜欢就买。」「千金难买我乐意。」当用户在为快乐、喜欢、热爱买单时,就是在为产品提供的情绪价值买单。

所以,情绪价值到底能让人多疯狂!

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伦根据这个现象提出了「凡勃伦效应」,即商品的定价越高,越能畅销。比如,款式、材质差不多的服饰,在普通的服装店可能只卖 100 元,但进入大商场的柜台后,会卖到几百元,却有更多人愿意买。1.88 万元的眼镜架、8.88 万元的纪念表、188 万元的顶级钢琴……人们之所以愿意买这些「更贵」的商品,是因为这些「更贵」的商品为用户提供了一种情绪价值,满足了用户炫耀的心理。

有人特别喜欢一个品牌,是因为它感性的品牌故事,比如矿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