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停地思考,如何才能找到更便宜的,可以反复使用的流量?
这时,就有了流量生态的第二次打通,也就是公域和私域的打通。
「私域」是近年来非常火的一个词,那么,到底什么是私域?
我想从刘慈欣《三体》里的一个故事开始讲起。
在这本小说的最后,在太阳系已经坍缩到二维世界甚至整个宇宙都要坍塌的时候,云天明送给程心一个小宇宙。在这个小宇宙里,有田野、几幢白色房子,还有几棵树。云天明希望程心在宇宙坍缩,所有文明都被不可避免地毁灭后,仍然能在这个小小的宇宙里活下去,等待新宇宙的诞生。这就是云天明作为一个理科直男的浪漫。
如果我们把整个宇宙比作公域的话,那么送给程心的这个小宇宙,就是云天明在公域(整个宇宙)里挖的一小勺私域(小宇宙)。
私域就是你拥有的,可重复、低成本甚至免费触达的场域。比如,你的微信公众号(以下简称公众号)就属于你的私域,每天你都可以免费发一次推文,触达订阅你公众号的读者。所以,云天明送给程心的小宇宙,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就是程心的私域,她可以在那里随心所欲地过着田园生活。
与私域相对应的,是公域。
「我」以外的都是公域。公域是以「我」为第一视角的概念。比如,你的公众号是你的私域,整个微信的 10 多亿用户是你的公域。
可你认识的那个老刘,他也有一个公众号,他的公众号是私域吗?老刘的公众号是老刘的私域,是你的公域。因为老刘的公众号属于老刘,不属于你,在你之外。
你在线下租商铺开了一家店,每天店门一打开,就有人登门,这是你的私域吗?不是。这家商铺不属于你,你为了拥有这些每天开门营业就有人登门的流量,每月要付租金。所以,这对你来说也是公域。
公域可以分为付费公域和免费公域。付费公域就是如果你想从这里挖流量,你得花钱。比如,线下开店,你想从门店挖流量,那你就得付租金。而从免费公域挖流量,顾名思义,则不需要花钱(或者花很少的钱)。比如,你运营一个公众号,持续输出高价值的内容,最终让认可你观点的人在朋友圈转发、推荐,这其实就是在用裂变的策略在免费公域(朋友圈)挖用户。
举个腾讯旗下公域的例子。
与腾讯的朋友交流,他们问我:腾讯的四大公域属于付费公域还是免费公域?
腾讯的四大公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