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私域流量有很多方法,在营销和传播上有个叫「POE」的概念,对此也有很大帮助。
我在「5 分钟商学院」里也给大家讲过这个我认为非常重要的概念——「POE」。
「P」指的是 Paid Media——付费媒体,比如在报纸上登广告、冠名赞助电视节目等。
「O」指的是 Owned Media——自有媒体,比如企业自己的公众号、个人号等。
「E」指的是 Earned Media——赢得媒体,比如微博、微信朋友圈等,你没怎么花钱,但是引起了别人自发的传播。
把流量从付费媒体和赢得媒体转化沉淀到自有媒体,是建设私域流量的一种途径。
第一,利用付费媒体,也就是买流量,投广告。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付费媒体盛行,比如电视广告。那时线上完胜线下,因为当时线上买流量的价格比线下买流量的价格更便宜。所以,那段时间,线上的付费媒体和线下的付费媒体价格是不均衡的,线上便宜,线下贵。但是这样的不均衡一定会被拉平,只不过需要一些时间而已。一旦线上线下的付费媒体价格被拉平,线上付费媒体的红利不再,流量就会转移到自有媒体。
付费媒体怎么投广告?
在如今的大数据时代,我们可以掌握更为精确的个人数据,从而做到精准投放。
你在 iPhone X 正式上市后的前 3 个月就用它发过微博?嗯,你是追逐潮流的高消费人群。
你的朋友圈地址标签中一年出现了 20 个以上的城市?嗯,你是个经常出差或者旅行的人。
你在大众点评上总是去川菜和湘菜类餐馆?嗯,你爱吃川菜和湘菜。
你在京东上总是买厨房用品和水果生鲜?嗯,你在管理家庭生活费。
又或者,根据精确的数据,将用户分类。
比如根据时间投放。面对年轻白领,可以选择在早上 7 点至 9 点投放今日头条,因为那时年轻人大多正在公交车或地铁上刷新闻。
比如根据地点投放。面对南京市场,在微信朋友圈投放时可以只选择定位在南京的人群。
比如根据行为投放。面对商旅人士,在新浪微博投放时可以选择 1 个月内出现在 3 个不同城市的人群。
这些都是精准投放。
招商银行有一个刷爆朋友圈的广告,叫作《世界再大,大不过一盘番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