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9 节 未来的竞争是认知的竞争(第1页)

我经常和一些创业者、企业家交流,大家有一个普遍的感受:这些年,那些稳定的、确切的通道逐渐消失了。如今生意做得又累又苦,明明已经足够努力,却还是在生存边缘挣扎。红利变红海,利润越摊越薄,竞争越来越激烈。容易赚的钱肯定没了,往后大家得做更难的事。以后,要靠本事赚钱了。

为什么我们会有这样的感觉?

因为目所能及的几乎每一个行业都竞争惨烈,比如我们最熟悉的餐饮业。

餐饮业是万业之祖,中国餐饮业大概有 4 万亿元的规模。餐饮是一个分散市场,很难做到赢家通吃。中国最大的餐饮企业是百胜中国,然而 2018 年它的年营收大概是 560 亿元,才占整个市场的 1%。也就是说,人人都有机会。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人人都有机会」的市场却竞争惨烈,结果也是天差地别。

开餐厅几乎完全要靠精细化管理的能力,从指缝里抠出每一分钱。买菜时要讨价还价,0.8 元的成本,要想尽办法降到 0.75 元。而且,餐厅几乎是一个必须由老板亲自开的行业。雇用其他人开,稍有不敬业,就会导致亏损甚至关门。所以,能在餐饮业待下去的人都很勤奋。在这个行业里是飞不起来的,只能靠勤奋「肉搏」。

你知道,这样的人已经很少见,也很优秀了。想再好,太难了。但是,很多这样的人现在也只是勉强糊口,还过得去罢了。

为什么?因为还有更好的在挤压他们的生存空间。

勤奋是基本的品质,能保证做到 80 分,但是想要做到 90 分,光靠勤奋是不够的。靠什么?靠对行业的理解。

餐饮,尤其是中餐,最大的问题是不能标准化。而有一个品类却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火锅。用标准化的底料实现对味道的品控,降低成本,用中央厨房提高运营效率,保证菜品新鲜。可复制的标准化是比勤奋更厉害的武器,勤奋只是耍大刀,可复制的标准化却是机关枪。

所以,能做到这一步的人,寥寥无几。但是,还不够。

为什么?因为还有更好的在争夺他们的市场。

对行业有理解,能做到 90 分,但是想做到 100 分甚至 120 分,靠这个还是不够。还要靠什么?靠技术和认知。

我之前遇到一位企业家,他是帮助高端餐厅做预制菜的。我问他:「你做什么菜?剁椒鱼头?还是清蒸刀鱼?」他说:「我们不做,那种菜太简单。我们只做那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