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节 第三次人口红利,是高素质人口红利(第1页)

人口问题决定着过去的发展,左右着未来的进程。

改革开放 40 多年,我们的突围腾飞,很大程度上是享受了人口红利。而现在,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红利逐渐消失,拐点越来越近。

是的,我们会面对挑战,也会经历阵痛,但有人说中国未来的人口问题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我却不赞同。

说这话的人看到的是「危」,却没有看到「机」。在我看来,中国至少有三次人口红利,第一次即将结束,第二次正在经历,第三次徐徐展开。这是属于中国独有的「历史机遇」。每次红利里都蕴藏巨大的商业机会,我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

第一次人口红利,我称之为「供给侧人口红利」,也是大众、媒体、专家最常讨论的内容。

中国最大的一批人口大约是 1962~1975 年出生的。在这一波生育高峰里,中国一共出生了多少人口呢?约 3.7 亿,占今天中国总人口的 26% 左右。到了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地,这批人正年富力强,成为建设的排头兵。这一代人大多数穿梭在车间和厂房,他们勤奋努力,忍受着还不成熟的、艰苦的工作条件和环境,用自己的双手改变着命运。


彼时的中国,「用市场换技术」,依靠着供给充沛且价格低廉的劳动力形成巨大的比较优势,在全球化发展中抢到位置,成为「世界工厂」。

这个时代涌现出了以联想、海尔为代表的一批优秀企业。他们用一锤子、一榔头的努力和毅力为自己的未来添砖加瓦,用一代人的青春为中国经济的腾飞打下坚实基础。

这群人创造了怎样的辉煌?改革开放 40 多年,中国 GDP 年均增长率 9.5%,其中相当长一段时间,GDP 年均增长率超过 10%。

第二次人口红利,我称之为「消费侧人口红利」,这是被部分人忽略的内容。

伴随着医疗技术、卫生健康等方面水平的提高,即使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中国的出生率也高于死亡率,人口一直在不断增加。时至今日,总人口已经超过了 14 亿。而那些当年奉献青春的人们慢慢长大,从生产第一线成长为中层管理者甚至站到了更高的位置,有一定社会地位和积累,开始享受生活。正是这些被吐槽、被嘲讽的中年人,成为中国最庞大的消费群体。他们的角色发生了转变,但依然做着独特的贡献。

以这些人为代表的 14 亿多人,在消费侧贡献了巨大的能量。一个重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