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节 考研一战失利,二战该如何逆袭!(第1页)

每年初试结束或是复试结束,可谓是「家欢喜几家愁」。但真正录取人数也就是百八十万,毕竟考研整体的报录比总在 3:1~4:1 之间徘徊。不管什么原因吧,自己失利了,那么是否要选择二战又让众多人纠结,在这里我们就从几个方面和大家一起聊聊二战的那些事儿。

一、到底要不要二战?

要回答这个问题,还是要回到当初选择考研的初衷上,每个人考研的目的不同,随之带来的投入也是不同的,毕竟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其实如今二战考生占比已经非常高了,尤其是公认的热门院校热门专业,没考上其实也算正常,毕竟你面对的对手里面二战甚至三站的都不在少数,二战正常的!

当然,如果你初试过了国家线,通常我们还是建议你优先考虑调剂走,考研竞争越来越激烈,再加上二战的时间和机会成本,能走则走,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二战就一定比一战考的好,对不。

如果你当初考研是为了逃避就业或是只为了文凭或是跟风考研,那么需要慎重考虑二战的问题,并非每个人都适合考研,如你真的必须有那么个工作岗位要求必须是研究生,那才是你二战的理由,毕竟在社会上,有很多工作也不看你什么学历,或者说学历并非衡量工作能力的唯一标准。

考研要不要二战,我们得先从一战说起。

考研复习准备差不多需要一年时间,少说也要五六个月时间,先问问你自己,在过去的备考日子里,你的学习状态,你的考研决心,你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是不是已经尽到你最大的努力了?

如是,那你的考研初试,是临场发挥问题,还是复习不到位的问题,或是复习方法不对?

如不是,那你计划二战继续考的信心来源于什么?你觉得自己能二战的理由站得住吗?或者你现在行动了吗?

站在考试的角度来讲,前者还是很有机会二战逆袭,正确的方法与适合自身的学习规划,辅以合适的课程,二战上岸几率会非常大。

而后者则需要好好思量了,在考研竞争如此激烈的状态下,明确适合的目标、坚韧的毅力、坚持的决心、科学有效的方法,加上禁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的心态,占了其中几点,相信考研成功的概率也会大很多。但如果没有,那只能说可能自己只是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了。

我们常说「考研并非大学生的唯一选择」,自身职业发展与未来行业岗位的匹配才是关键。假如你自己选择考研的原因在二战的时候还在,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