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勇敢坚强的,遇到困难可以轻松化解。这是所有人心中想成为的样子。但你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情况,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会退缩,会逃避。
即使知道逃避不能解决问题,甚至可能给自己带来更多的负面影响,但还是会不由自主地选择逃避。这样的行为让你很苦恼,甚至会自己看不起自己,感觉自己很懦弱。
其实,有这样心理的人不只你一个,曾经找我咨询的学员就有过这样的经历:
故事一:24 岁的欣然是一家保险公司的销售,这是她大学毕业后的第五份工作。之前的四份工作都是因为和同事关系处不好,自己感觉很难受而离职的。之所以选择保险业务,是因为销售靠业绩吃饭,不用处理办公室复杂的人际关系。但工作一段时间之后,欣然发现,在这里这个问题依然存在,半年后,欣然再次选择辞职……
故事二:有个妈妈找到我,说自己的上二年级的孩子贝贝,一旦考试成绩不好或者在学校惹了祸,都会瞒着不跟他们说。每每都是老师找到家长,需要父母配合教育的时候,他们才知道。这让他们做父母的感觉很难受,不知道孩子为什么会这样?想要帮助孩子,也不知道从哪里做起……
这两个故事你是不是感觉都很熟悉,我们生活中不乏欣然这样的人,不少父母也遇到过贝贝这样的孩子。他们在遇到困难、压力、自己处理不了、不知道如何面对的事情时,会选择逃避。
这种心态,在心理学上叫做「鸵鸟心态」。比如:一些平时熬夜、不运动、爱吃垃圾食品的人,在体检报告出来的时候,不敢或者不愿意看自己的体检报告,其实就是「鸵鸟心态」。
我们这节课就来讲讲,该如何应对「鸵鸟心态」。
(一)什么是「鸵鸟心态」?
「鸵鸟心态」是一种逃避现实、不敢面对问题的心理,又叫「鸵鸟综合症」,是美国心理学家 Ellito Weiner 提出来的。意思是,人们面对压力、困难时,会像鸵鸟在遇到敌人追击时,把头埋在沙子里那样,用假装看不见,来逃避危险的现实。
但其实,鸵鸟的两条腿非常发达,奔跑起来多数动物都追不上,是可以成功脱险的。而鸵鸟还是选择将身体还露在外面,这样做的结果,自然是给自己带来更大的危险。
心理学研究发现,很多人在面对压力和困境时,会采取回避的态度。即使知道问题或危险即将发生,也不去想办法。这样做的结果,往往会让事情变得更复杂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