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绸缪南洋(四)(第1页)

有些晚了,抱歉!

继续呼唤:求关注!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

……

国是主张向来是一个政党纲领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在辛亥之后成立的那些政党,由于理论上处于幼稚状态,对国际、国内形势缺乏科学分析,也就无法形成正确的纲领。即便后来在历史上主导中国几十年政局的那两个大党,也是在苏俄帮助下才提出了各自的纲领,有了各自所尊奉的主义。

对于在25年成立的致公党来说,由于该党的总部和党的根基都在海外,对国内所发生的各种情况就更缺乏了解,加上该党又是一个从洪mén会党改组而来的政党,缺乏有关政党的实践经验,也就难以提出明确的纲领。历史上,作为致公党总理的陈炯明,是在1927年冬天所发表的《中国统一刍议》中完整表述出致公党“三建主义”的。所谓的三建主义,是指建国主义、建亚主义、建世主义,其核心思想依然是陈炯明此前所倡议的“联省自治”。

所谓“联省自治”,是辛亥革命之后到1924年之间,中国国内一些政治人物所倡导的仿照美国历史上由“邦联”到“联邦”的一种治国思想。具体来说,它一方面容许各省自治,由各省自己制定省宪,依照省宪自组省政fǔ,治理本省;另一方面,由各省选派代表,组织联省会议,制定联省宪法,以建立联邦制国家。

这种联省自治的主张,在辛亥之后,曾为很多人物所接受。孙文在1914年于日本成立中华革命党时曾坚持在党章中写上“督率国民,建设地方自治”。1920年的时候,孙文又特意撰写了《地方自治实行法》,提出了试办地方自治的区域范围,具体顺序和方法。也就在1920年,máo主席在湖南提出了“湖南自治”,甚至设想了一个“湖南共和国”的方案。只不过,孙、máo两人后来因为接触到其他思想而各自放弃了联省自治的想法。

在整个20年代的中前期,联省自治运动曾一度bō及湖南、四川、云南、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江西、奉天等省,可谓声势浩大。但随着北伐军的不断胜利,特别是1928年国民党形式上统一中国之后,联省自治也在中国彻底失去了市场。

正是因为国内局势的变化,陈炯明在27年底所完整表达的“三建主义”面临着失去核心思想支撑的局面,致公党的纲领也就显得有些尴尬。而赵振中的建议让陈炯明意识到,国内现今的局势致公党已经难以发挥更大作用,而南洋建国才是未来致公党所面临的首要任务。况且,如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