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声呼唤:求关注!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
……
在去往北平的火车上,赵振中心中盘算着这次天津之行的收获:没想到自己一时起意去拜访崔廷献竟有了这样令人高兴的结果,不但与傅作义结识,还得到崔廷献的引荐信,有了与朱庆澜、阎锡山两位名人相识的机会,实在是个不错的开局。要是能得到朱庆澜的帮助,那这次的救灾活动肯定会容易许多;而要是能获得阎锡山的许可,那将来在晋西北建立桥头堡的事情也会顺利许多。
阎锡山就不消说了,在辛亥之后曾主掌山西近40年,是有着luàn世不倒翁之称的民国牛人。而朱庆澜也是一位非凡人物。
朱庆澜,字子桥,祖籍绍兴,1874年出生于山东济南。幼年丧父,少年时赴东北,加入行伍,成为当时东三省总督赵尔巽部下。后随赵尔巽入川,升任陆军第十七镇统制,与程潜一起编练新军。辛亥之时,响应武昌起义,宣布**,被推为四川大汉军政fǔ副都督。其后,任黑龙江省将军、广东省长等职时,多有建树。
民国14年时,朱庆澜当年的老部下郭松龄起兵反奉,另一位老部下姜登选路过时被郭扣留,其后,郭松龄为了泄sī愤,竟将自己多年的同僚姜登选给杀了。而姜登选曾跟随朱庆澜从东北到四川,再到广东,两人相处极深,时人称朱姜二人形同父子。姜登选被杀,朱庆澜悲痛万分,于杀戮超度之际,置个人安危而不顾,同韩麟chūn一起为姜登选装尸成殓。而郭松龄杀害姜登选,也彻底jī怒了张作霖、吴俊升等一干东北军元老,最终也落了个兵败被杀的结局。
受姜登选被郭松龄杀害一事的刺jī,朱庆澜深感世态炎凉,恩怨无常,心灰意冷之下,从此离开军政界,成为一介平民。以后无论张氏父子如何再三邀请,或北京政fǔ的任命,朱庆澜均未答应,而是从此走上赈济救灾,济国扶贫的慈善路,矢志不移。
在原来世界里,赵振中xiǎo时候随母亲在西安生活时,也曾听外祖父介绍过朱庆澜保护法mén寺地宫及其民国年间在陕西救助灾民、活人无数的事迹。只是事隔多年,加上此前崔廷献说的又是他的字,赵振中一时没想起来罢了。
赵振中心中为开局不错而暗自高兴,李云天却有些忧虑地问道:“师叔,我们既要运粮救灾,又要在灾区附近开办产业,还要修建码头,再修建铁路的话,是不是摊子铺得太大了?就是有华美公司提供资金支持,也能吸收灾民做工,可我们四海实业恐怕顾不过来这么多事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