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趁需而入(三)(第1页)

第十四章:趁需而入(三)

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求月票!

……

既然确定了各部北上负责人选,又重新整合了沂méng根据地这边的领导机构,赵振中随后便要求各部依据会议决定,加紧人员和物资的调转。按照要求,除了工兵团可暂缓北上,以及已经先期北上的3000人外,其他37000多人及其随身装备都要在元宵节前转移到大珠山基地,并从那里换装成民工装束后,陆续经大湾村渔港抵达刚竣工不久的华美公司青岛专用码头。然后与其他2万多真正民工hún杂一起,以返乡灾民的名义乘船北上天津,再经平津线、平绥线转进至东胜一带。当然,这些北上人员和有关装备将由李云天组织力量分别运输。

这37000多人,每人都携带着一个负重25公斤的大帆布背囊,每个背囊里面装着300发步枪子弹,100发手枪子弹,8颗手雷,以及炸yào块、刺刀和一些日常生活物资。而重机枪、迫击炮、75口径火炮以及相应的炮弹,也都用人力、畜力运转到大珠山基地,再分别运送到青岛专用码头,hún杂在各类救灾物资以及施工机械中运输北上。至于北上人员的被褥、换洗衣服等,将在东胜那边另行配备。

虽然已经做好了应对突发事件的预案,可这么多人员和物资的转移,还是让赵振中等人感到有些紧张,毕竟,万一某个环节照顾不到出现问题,那可能会导致整个北上行动被迫中断。好在元宵节之前,高徐公路一带封锁线上的民团和少量驻军都沉浸在节日氛围中,加上天气依然寒冷,防守很是松懈。这给赵振中等人趁夜转移人员、物资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再加上各方面准备都比较充分,这些北上人员中老兵又占了绝大多数,经验丰富,倒没让山外那些心不在焉的民团和驻军发现异常。

到正月十四日凌晨,所有37000多北上人员都已经转移到大珠山基地,且正陆续转向青岛专用码头,其中已经有6000人分3批北上天津,并已经坐火车行进在平绥线上了。

见北上人员、装备物资都转移到大珠山基地后,赵振中长舒了口气。这几天里一直陪伴赵振中的周昊见状笑道:“你老赵也有紧张的时候?”

“不紧张是假的。”赵振中苦笑道,“我们这些年在国内外的一系列布置,不都是为了将来能有个好结果么?而这次北上行动,可是我们将来的发展的关键所在,举足轻重,可容不得半点差错。”

“对了,今年下半年的时候,东萨摩亚那边的船台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