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征询过北平方面何应钦、黄绍弘两人的意见后,老蒋决定抽调庞炳勋的40军、萧之楚的26军开赴西北,参与此次剿匪作战。
依老蒋原本打算,是想抽调战斗力比较强的中央军嫡系17军的,可何应钦不答应。在接到老蒋的征询电后,何应钦就着急起来,眼下平津一带,外有日军相逼,内有各个派系的部队,若是再把17军调走了,恐怕自己睡觉都不塌实。17军的3个师的主官都是出身黄埔一期,与何应钦有师生之谊,各师的主要指挥人员也大都来自黄埔各期,有这样一支部队在身边,何应钦和那些杂牌军头说话时底气都壮很多。
在和黄绍弘联名发给老蒋的电报中,何应钦明确表示,“今华北外有强虏相逼,内则各部心思不一,实需一中央强力部队坐镇平津震慑各方。此前,中央87师业已南调,17军实不宜调往他方。且17军长城一战损失惨重,当以休整为上。”
9月上旬的时候,冯玉祥虽再次回泰山隐居,可同盟军的问题并未解决,考虑到已在该部公开活动的中共势力,以及长城内外存在的日军部队和分属东北军、西北军、晋绥军等不同派系又各有心思的部队,老蒋也知道何应钦的顾虑有道理。
再说,17军此前在长城抗战中也确实损失惨重,亟需休整。其中,装备最精良的德械师83师,打到最后,师长刘戡甚至把卫生兵、炊事兵都派上去了。面对惨重的损失,刘戡这个被卫立煌认为神经大条、一根筋的主,心痛之下都忍不住要拔枪自杀。若不是参谋长符昭骞手快给拦住了,估计这个刘师长已经不在了。
17军不能调,何、黄两人的意见是抽调抽调庞炳勋的40军、萧之楚的26军到西北。此前阎锡山曾对黄绍弘提过,从华北抽调部队到西北,一要纪律好,二要战斗力不差,三数量不能太多。
而庞炳勋的40军,虽号称是一个军,但该军只有一个39师,兵力尚不足万人。
至于萧之楚的26军可不是当初老蒋嫡系的那个26军,而是在33年春,南京当局为加强长城和冀东地区对日军作战军事力量,以44师为基础组建的一个军。该军下辖萧之楚兼任师长的44师及王金墉独立4旅,兵力约两万左右。
庞、萧两部都与西北军渊源不浅,战斗力也还不错,纪律尚可,总体上也有近3万兵力,抽调到西北也算合适。
华北这边出兵的情况确定后,老蒋又给阎锡山去电,希望晋绥军也能抽调兵力参与此次剿灭民匪的作战。
复出后一再表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