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一早,接到周昊、陈海澜的电报,得知六纵已顺利拿下横山、肤施两县的消息后,杨天明多少有点意外。陈海澜部在长城外推进,隐蔽突袭横山会得手已在杨天明的意料之中,可周昊在敌境行军,拿下保安后又再次悄然拿下肤施,多少就有些意外之喜了。不过,在看了周昊电报中所说的情况后,杨天明也随之释然。
周昊这一路进军会如此顺利,除了战前所做的准备细致、充分外,还和该部行军路线上人烟稀少有密切关系。
从人民军成立以来,经过几年的侦察,陕北的形势已在沙盘上被清楚地标注出来,周昊在战前也知道自己行军路线上地广人稀,但实地接触后,才知道人烟竟稀少到令人心惊的程度
据保安县志记载,在清朝嘉庆时该县有人口51500多人,咸丰年间有民众42594人,但同治年间,由于西北回乱,该县战乱后初次招抚,竟只得170人到了光绪6年,人口增长到3千人左右,光绪32年时,人口才增长到7千出头。而到了民国年间,受连年灾荒和战乱、疫病等影响,尽管当局曾数次从临近县份移民到保安境内,可直到人民军控制保安的时候,全县人口才1万挂零。
就连地处南北要冲,本应繁华一些的肤施县,情况比保安也好不了多少。实际上,嘉庆初年的时候,肤施县的人口约有两万余,还不如保安县多。其后,因西北陕西、甘肃一带回乱爆发,两省人口以惊人的幅度降低,肤施县也难以独善其身。到民国时期,据1923年的统计,肤施的人口为19967人。与嘉庆时相比,百多年来,肤施的人口也不升反降。
从1928年开始,陕西遭受了持续3年的大旱,当时肤施的灾情相对轻些,绥德、米脂、横山等地的饥民逃荒至此,使该县的人口才有了新的增长。到人民军六纵控制肤施时,该县的人口接近25000人,比保安要好些。但保安、肤施两县,人口一共不到35000人,却分布在8千平方公里左右的区域内,人口稀少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
在月夜下,周昊、庄毅率领大军行进在山间空荡荡的无人区时,不时会见到荒野阴影处飘荡着碜人的鬼火。虽然还不到千里无鸡鸣的地步,可白骨露于野,万户萧疏鬼唱歌却是眼前实实在在的景象。
人烟如此稀少,周昊等人又是夜里行军,能隐蔽偷袭保安、肤施得手,也就在情理之中。
7日一早,在将有关情况电告杨天明后,周昊又与北边的陈海澜联络,对下一步作战行动进行安排。
陈海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