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西北气象(一)(第1页)

炮火打击持续了近20分钟,接着就是人民军各部的骑兵部队上场了。

马鸿逵上次曾在三关口一带遭受过人民军骑兵突袭,因而这次他选择率部从广宗寺斜插东南,攻击赤木口。赤木口一带地势险要,无法进行大规模的骑兵作战,从这里用兵虽然难度不小,但马鸿逵同样也安心不少。

后世有人将赤木口与三关口混为一谈,但在清末时期的地图上,赤木口与三关口却是两个不同的地方。三关口在明长城外侧,而赤木口则位于三关口的东北侧,且该处没有长城的踪影。

三关口是贺兰山中地势平缓的地方,关口地势比较开阔,此关自古就是自西出入宁夏平原的要道,历史上蒙古灭西夏,以及清朝同治年间西北回乱都曾在这里发生过激烈争夺。在这一带,动用几千骑兵并不存在问题。

此前,孙殿英自恃有7万多大军驻防在三关口外,又有构筑好的机枪火力点,人民军就是出动个两三千骑兵也奈何不了自己,反而会让孙部获得不错的战果,因而并没把马鸿逵提醒的“民匪”骑兵突袭放在心上。

但现在,人民军集中了20多门75火炮、150多门迫击炮专门对孙殿英部予以打击,那些构筑起来的火力点很快便被炮火犁平。炮火过后,张明瑞又将一纵的4千多骑兵全部投入到三关口方向,对孙殿英部进行集中打击。

在攻击宁夏前,孙殿英的41军共有7万多兵力,就是近一个月连番作战损失后,也有近4万可战兵力。但此番炮火打击后,又被骑兵突击,除了一些处于炮火打击边缘的部队有组织的撤退外,孙部其他3万多兵力彻底乱了套。

有聪明点的,让开大路,跑到附近的山中躲避骑兵追杀,而更多的则是抱着“只要跑得比别人快,敌军骑兵就顾不得自己”的念头撒丫子朝外跑。为了跑得快,大多从睡梦中爬起的孙部官兵顾不得携带武器,轻身上路,大枪那玩意带着跑路可是个累赘。

都想快些逃离战场,你拥我挤之下,被踩死、踩伤的孙部官兵不在少数。当然,也有不少衣服都没穿整齐和落在后头的跪在路边乖乖做了俘虏。

跟在一纵骑兵部队后面的人民军步兵,一边跟踪追击扩大战果,一边收容俘虏清剿逃入山中的孙部官兵,有条不紊地展开相关行动。

西线作战的马鸿逵、孙殿英、马步芳三部是人民军此次重点打击目标,可北线的庞、萧、王、孔四部也绝没有放过的道理。张明瑞把特纵加强过来的两千骑兵投入到了这个方向,并将五纵的步兵投入到追击逃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