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星火燎原(二)(第1页)

一个团体,不管是政党还是部队,要想具备强悍的战斗力,除了发展生产力解决物质装备外,更要注重思想和组织建设。没有统一的指导思想和坚强的组织,即便人数再多,那也不过是乌合之众而已。

民众党和护卫军、人民军有赵振中所提出的“民众主义”做指导,加上不管是部队还是政党都是在赵振中的领导下发展起来的,没有国共两党那些山头、派系纷争困扰,因而,党和军队在指导思想上的统一和组织建设方面并不存在什么困难。

具备了物质条件,统一了指导思想,又建立了严密的组织,要想形成并保持战斗力就相对容易了。就民众党眼下来说,只要遵循赵振中所提出的“统一思想、加强学习、整顿作风、严肃纪律”等要求,形成、保持以及发挥团体战斗力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而对部队来说,尽管其战斗力的培养和保持同样离不开物质基础、思想和组织建设,但作为一个捍卫集团利益的暴力机构,其战斗力的形成、保持和发扬却比其他组织体有为严格的要求。

在赵振中看来,影响部队战斗力水平的因素有很多,但有几项却是关键,其中主要包括:训练水平、作战意志、装备水平、后勤水平、指挥水平、编制情况等。

基层指挥人员需要根据上级命令,结合战场实际情况做出正确的战术布置,但中高层指挥人员,特别是赵振中这样身负护卫军、人民军以及两个根据地的安危和未来发展走向的人来说,更要着眼于全局,功夫更是在战场之外。

赵振中认为,一支部队固然可以通过多番硬仗、恶仗磨砺出强悍的战斗力,但那只是不得已情况下无奈的选择。有目的、有节制的通过对敌作战,检验并磨练部队战斗力,这无可厚非。但若仅仅只为了锤炼、检验部队,就将部队多次放在九生一死的环境中下并付出高昂代价,这已不仅是战略上的失当,更是指挥人员的不称职或者说是犯罪!

非要在敌人把自己折腾得死去活来,那未免有自虐倾向。

以原本历史上**武装发展为例,尽管长征在事实上锤炼了队伍,但它本身却是战略错误之下,连番失败后不得已的选择。

况且,在撤离江西后,对于后面究竟要“走向何方”、“坚持多久”在该党和部队中是存在很大疑问的。就是到陕北后在该党和部队里也充斥着各种不同的想法,有的想北去蒙古,有的想西去新疆,还有的想南下打游击。尽管后来该党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但后来的成功却无法掩盖当初的错误。长征只是一系列错误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