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紧锣密鼓(二)(第1页)

继续呼唤:求关注!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

……

赵振中在归绥待了两天,便将有关赈灾的事情jiāo给朱庆澜及华北慈善联合会的人员具体负责,自己与李云天两人乘火车返回了天津。在天津,赵振中与崔廷献就建设新码头、以工代赈等事项仔细商讨后,由崔廷献以天津市政fǔ的名义对赵振中提出的申请予以书面许可。当然,由于现在冰雪未消,又缺乏各种原材料和设备,加上绥远那边的灾民短时间内身体难以恢复元气,天津这边的码头建设至少还要等一个多月。

尽管是以美国华美公司名义出面修建专用码头,不过,赵振中考虑到日军在历史上于36年6月就增兵平津地区,天津这边码头和泊位还是不要修的过大的好,建造两个能停靠5000吨级别船舶的泊位就足够了。到时候,让美国那边的船厂建造几艘载重5000吨的货轮,专mén从事青岛与天津间的物资中转就是了。而等抗战爆发后,平津铁路、平绥铁路中断后,还可以将这几艘船转让给南洋致公党。当然,抗战爆发后还可等日军利用码头时,坑xiǎo鬼子一下,顺便把旁边的美孚专用码头也给拉进去。只是,这些打算实在不足无法让外人知道,自己明白就行了。

虽然因赵振中此前临时起意拜会崔廷献而多认识了崔廷献、朱庆澜、徐永昌、阎锡山等人,现在的结果也比原来意料中的更好,不过,这并不妨碍他与傅作义结jiāo。毕竟傅作义可是历史上有真才实料的名人,而且今后傅作义人生轨迹要是没有大的变化的话,双方也会成为邻居,提前结下点缘分只有好处。

因此,从崔廷献处出来后,赵振中与李云天又拜访了天津警备司令傅作义,感谢他派兵押送救灾粮食。而傅作义见赵振中年纪虽轻,却举止沉稳,有大气,更难得的是他能坚持实业赈灾这么多年,又与海外华人关系密切,实在不简单。赵振中有意结jiāo,傅作义暗自赞赏,一时两人倒也有几分惺惺相惜的意思。一番畅谈之后,傅司令变成了老哥,赵先生变成老弟,颇有些相见恨晚的味道。

傅作义虽然想挽留赵振中多留几天,也好多听听赵振中所说的海外见闻,可赵振中一想山东那边还有一摊子事情等着处理,便只好以救灾事务繁忙给推辞了。

2月24号,赵振中与李云天两人回到青岛。回去之后,赵振中便把有关救灾粮食调派的事情jiāo代给李云天,自己则考虑一些事情。

这次北上、西行,成果虽然现在还看不到,不过,等今年那场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