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2 节 戏声(第1页)

七年前,师父带着戏班入李府唱戏。

却在三日后出府前,被下人从身上搜出府中名画而锒铛入狱.。

李家小姐心善惜才,花重金将师父从狱中捞出,从此,李家红园伶人戏声不断,日夜不停。

众人皆称这戏子好生福气,遇此贵人,半生无忧。

却不知,李家戏台台面为刀,台顶捆线。

师父被穿皮吊骨,整整唱了七七四十九天。

今年我入府贺寿。

贺的便是当年那位李家小姐的寿。

1.

长安城谁人不知,李家嫡女李云宁德艺双馨貌美倾城,后嫁一登门夫婿,夫妻二人琴瑟和鸣,情投意洽,育有一女唤为周迎乐,实是羡煞旁人。

周长轩知她最爱听戏,特别是江南的戏曲,便在李云宁二十三岁生辰宴上,特请了从外地来的戏班子入府替她贺寿。

我正是这戏班里的戏头,年纪虽小,可长了一身铁胆。

戏台之上,我踩着厚重的长靴,背插彩线兽纹靠旗,舞的是真枪真剑,耍的是铁叉硬杵。

叮铃咣啷,台上笙歌鼎沸,鼓乐齐鸣。

可李云宁似乎不满。

她放下手中茶杯,推了推身旁的周长轩,嘤咛道:「夫君,我要听吟春赋!」

此曲出自长安,唱的是官家小姐和穷困书生冲破世俗观念,最后白头相守的故事。

虽是爱情佳话,可当年作下词曲之人是个一心爱慕官家小姐,最后一事无成郁郁而终的无用诗人,所以此曲曲调哀婉沉郁,如泣如诉。

本该二人合演,却从来只有一人独唱。

「今日生辰,夫人怎选一个这样的曲子?况且这戏班来自江南,恐怕都没听过。」

周长轩揉着她伸来的手,柔声细语地哄着。

身旁乖巧的周迎乐见母亲不悦,也捧着脑袋上前撒娇,蹭得李云宁心一化,抱着娃娃便也忘了方才的不快。

我将李云宁的话听了去,停下了耍枪的动作。

「夫人要听吟春赋啊!我正巧会那么一两段。」

2.

台上众人散去,我独站戏台中。

得李云宁同意,未换戏服,拿刀枪做了纸扇。

曲调流转,恍惚间,我忆起七年前,师父入李府唱了一曲吟春赋,引众座涕零,台下李小姐起身夸赞,赏赐了他两箱银锭。

可出府之时,却有一个正在洒扫的下人冲出,说我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