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北京,国家集训队 李雪梅(第1页)

这次物理邀请赛也没有什么难度,高中组实际考的是整个中学阶段的物理,中学物理相对中学数学来说还是比较简单的,还是老一套,上课听讲、下课看书、好好做作业,再多刷点题,只要学进去了,想考好是真的不难。

题型也没有数学题那么千变万化,就是为了区分高分段,最后一题附加题比较难,大概是奥林匹克物理竞赛级别。

康妙玟轻松做完试卷,提前半小时交卷。没有实验考试,因此这次考试就考完了。出了学校便上了大巴,带队的教导主任给她打了热水,3月的庐州天还是很冷,大巴上备了保温桶,装了一桶热水。

又问她卷子难不难,附中以前并不重视学科知识竞赛,大部分老师都没有什么经验,教导主任也没有什么经验,只能自己摸石头过河。去年因为出了康妙玟这个小神童,附中这才选了几位老师出去参加竞赛培训。

老师们出去上培训班也很有必要,这个时代通讯不便,想要获得更多的题目不能只靠本校老师自己琢磨,必须跟外面学校互通有无,这时候就要看人脉了,你认识的人越多,人脉就越广,找题目这事也就进行的越顺利。

附中的初中部生源一般,因此基本都是本校教职工子女,层次不齐,不能像外面有些中学那样择优录取;高中部生源要稍好一点但也有限,中考排名靠前的学生一般都不选择庐州理工附中。

但下一学年情况可能有所改变,康妙玟答应了中考填报本校,学校再宣传宣传,可能会有不少成绩好的学生愿意填报附中。

康妙玟重点说了最后一题,最后一题看似光学问题,但其实还是数学问题,数学好的话拿下这20分不难。听得教导主任脸色不是太好,心想你数学好当然觉得“不难”,别的学生那可就难说了!

果然,等其他学生陆续出考场上了车,都在说最后一题难得很,互相问对方最后答案是多少。有人说自己果断放弃了,知道算不出来,写了一个“解”表示自己看到这题了。

一个男生问:“康妙玟,你写出来了吗?”

“写出来了。”

“答案是多少?”

“42。”

一片沉默,很快高中生们都在嘀嘀咕咕,“居然是42吗?天哪!我算错了!”

康卫国仍然骑了自行车到附中门口接女儿。高中部的大巴先回来,康妙玟坐在司机后面的第一排,第一个下车。

“爸爸!”

康卫国推着自行车过来,“来,快回家,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