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2 节 乐平长安(第1页)

我是大燕最尊贵的公主。

可父皇接回了他流落民间的女儿。

她七步成诗,一篇策论振聋发聩,虽生在民间,却比我这个自幼被太傅悉心教导的公主优秀太多。

她夺我所有、占我所爱,却还要高高在上嗤笑,你们古代女子当真可怜可悲。

但后来,我远嫁和亲,大燕皇城被破,她跪在了我面前,再无当日风骨。

1

父皇父皇接回了他流落民间的女儿,赐封号长宁。

于是,原本应当送到我殿内的珊瑚树被抬进了常曦殿,大殿中张扬艳丽的红珊瑚,晃得人眼睛发花。

宫人们窃窃私语,和我说他们公主今日上朝,不在殿中。

长宁虽然生于乡野,却七步成诗、精通六艺,身为女子,才学更是可与状元比肩,父皇将她如珠似宝地捧着,让她甚至越过皇子,享实权亲王待遇。

「治河之道,堵不如疏,我沿黄河走遍中原,将河道绘制在舆图之上,才发觉水患来由及其治理之法,整理成文,起草策论,请父皇观看。」

大殿之中,朗朗清清响起一道女声,清越好听。

她话落之后,紧接着响起御前太监尖细的声音:「陛下有旨,呈上御览。」

我从金銮殿后偷偷闪身进来,正好将自己的脚步声掩盖在前殿的动静下,手中那一纸本来要交父皇批改的课业被我皱成一团。

大殿上沉寂片刻,父皇带笑的声音响起:「好,极好!朕看长宁的策论是行之有效的实用之言,诸位爱卿也一同看看,施行时也不至于两眼一抹黑。」

这意思,就是要采用长宁的政见了。

我靠近了一点殿内,治水啊,虽然长宁在江南出生,从未离开过江宁宅院,但她这一篇不知如何得来的策论确实有用。

我曾经还困守在常悦殿的时候,就听仰慕长宁的宫女提过,她将黄河全貌都绘制在舆图之上,令朝廷对中原之地了如指掌,在清剿占山为王的所谓叛军之时,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长宁甚至曾经依靠对地形的熟悉,亲率大军围困一路反王,将对方困到弹尽粮绝,举旗投降,被奉为用兵如神的军师。

如今殿内大臣们的惊呼之声,看到的不过是开胃小菜罢了。

「公主确实才华过人。」低醇的声线带着难以察觉的温柔,令整个朝堂一静,随即纷纷附和。

我身体一颤,身体不自觉地向前走了一步,看到了那人的身影。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