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 第 104 章 二合一(第1页)

一下子,抢救室里所有人都看向陈凝。她这时候刚给病人切完脉,心里已经斟酌出了大概的药方。

药方是想好了,但她觉得,她如果照实说出来,在场的专家只怕是不会同意的。

这时她听到了黎东方的话,心里便想着,也许黎东方跟她的思路相仿。要是这样的话,怕是现场这几位专家要争执起来。如果黎东方在这些人中没有绝对的权威,那今天在场的人很难说会商量出一个妥善的结果。

心里虽是这么想着,她面上倒看不出来,黎东方这边刚问,陈凝就站起来,坦然地面对众人的注视,说:“伤寒论中记载,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她反应很快,看出来她对于经典条文背得挺熟,可在场的人能走到现在的地位,哪一个对于经典不是倒背如流?因此这些人对于陈凝的表视也不太在意。

黎东方接过话头说:“病人头痛如破,呕吐痰诞,与条文所述并无所入,怎么不能用吴茱萸汤了?”

一个大夫马上提出反对;“条文确实是这么记载的没错,可是病人已经处在颅内高压的状况下了,而且吴茱萸性热,药性燥烈,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都不应该给这位患者用吴茱萸汤。”

另一个大夫也说:“没错,病人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啊,用这副药出血不会更严重吗?”

黎东方却坚持己见:“我们中医治病,就不能有先入为主的观念,不需要去管西医病名是什么,只要遵循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规则就可以。”

“像病人这种情况,病证很明显。头痛,呕吐痰涎,兼胃寒。这就是肝胃虚寒兼痰饮上冲巅的颅内高压。”

黎东方话还没说完,他觉得光用吴茱萸汤也不行,还需要用别的药。

但另外几个大夫已经按捺不住了,其中一个人按住黎东方的手说:“老黎,你冷静冷静,你说的道理我们都明白,可现在病人她是个孕妇。病人之所以由西医那边转过来由我们中医接手,就是因为她这种情况在用药上有很多禁忌,不能用重药啊。”

他旁边那位大夫也说:“是啊,老黎你这药用得实在是太迅猛了,理论上是对的,但谁能承受万一的后果?病人的病历我们都看过了,我觉得可以用赭石来给她降逆止呕,加姜半夏和生姜来增加降逆的效果。”

先前那大夫点了点头,附和道:“我看行,姜半夏的话,可以多一点,10克吧,姜汁的量与姜半夏相应。半夏虽然也是妊娠期妇女禁用药,但病人这种情况属于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