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 第 139 章 二更(修)(第1页)

在场的大夫们马上把目光投向黎东方、李大夫和陈凝身上。因为黎大夫和李大夫是中医科公认医术最好的大夫,陈凝则是中医科的后起之秀,并隐隐有与黎大夫和李大夫比肩的趋势。而这个议题也是他们三个人发起的,那发言人自然得是他们中间的一个。

苏副院长的眼神也落在他们几个人身上,最后他的眼神又在陈凝脸上扫过,很快便又收了回去。

黎东方吸了口气,准备开口。

就在这时,苏副院长又说:“我今天来到这里,就是来做个倾听者。如果有不解的地方,我也会提出一些疑问。但我不是业内的资深专家,只是略通皮毛,因此我并不会对你们的计划指手划脚。外行领导内行是大忌,具体的技术工作,还是要由你们自己来完成的。”

“我主要就是要了解情况,评估可行性,并将进展情况进行汇总,在必要的情况下向上级汇报。”

“如果你们这一实验能取得不错的效果,那我同样要把这些事汇报上去的。”

“说白了,我在这里面就是起了个上传下达的作用,算是个传递者。当然我也有要求,我希望你们在实验中不要太激进,毕竟我们面对的是人的身体,这个容错量很小,对吧?”

听他说了这些话,在场的中医大夫们虽然没说什么,心里却略感惊讶。

这位苏副院长看上去像是个务实的人,对中医科的工作似乎也挺重视的。当然这也只是初次印象,暂时还说明不了什么。人到底怎么样,还得往长远了看。

但黎东方心里的疑虑也确实减少了许多,只要这个苏副院长自己明白外行领导内行的弊端,那他们的工作也就好做些。

于是他开口说道:“我来说几句吧,这件事说起来跟小陈大夫关系很大,如果没有她,也不会有这个实验计划。”

苏副院长诧异地看了眼陈凝,没说什么,示意黎东方继续说下去。

黎东方就把关于度量衡换算的疑点说了出来:“我六十年代被下放到农村做赤脚医生,在村里待了六七年,那些年我有很多次都觉得奇怪,为什么我按着经方的药方给患者开药,效果却不明显呢?明明辩证是准的,可就是没效果。偶然的机会,我加大了药量,结果患者居然好了。”

“从那之后,我就开始琢磨着这药量和效果的事,总觉得哪里不对,却又说不出根据来,其他大夫也有这种感受吧?”

李大夫点头:“对,我也有过很多次这种经历。后来我会在必要时加大药量,有时候也会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