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张知秋而言,接下来的半天时光还是过的非常惬意的。
在感应不到张知秋心中的那股针对自己地凶厉之气之后,黑猫明显地乖巧了许多,虽然还不敢凑上前来卖萌讨好,但悄然躲的远远地、离开张知秋越远越好还是做得到的。
看着那气势汹汹地数十名制服们在年轻人的几句责问后便灰飞烟散的情形,张知秋一时间也是有些摸不着头脑,但是王有道副书记的这个名头却是死死地记在心中了。
细说起来,两年间秀容的变化很大,不仅仅是市容市貌,就是这政治格局也与张知秋印象中的大相径庭了。
最起码的,这个名叫王有道的副书记,张知秋心中就从来都没有任何地印象,由此可以确认的是,他绝非是由原来市属机关和几个大县的领导们升任的,否则纵然不识,但名字总是会听说过的。
不过,这一切都与张知秋无关——他仅仅只是构想了不到五分钟的时间,在百思无解之后,便自觉地不去费这个脑筋了。
作为一个普通人,张知秋并没有成为一个英雄的潜质——他没有对一件值得怀疑地事情去锲而不舍抽丝剥茧的地本能,也没有从一些平凡小事处见微知著发幽解惑的能力。
换句话说,张知秋就是一个不知是倒霉还是走运的普通中学生,因此他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地将自己所想不通的事情便直接地弃之脑后了,就象是他在考试时遇到所不会做的难题时的反应一样。
既然无法解决,那就绝不纠缠。
对这个问题需要补充的是,如果张知秋在做题时如果被触发了什么灵感的话,他会毫无征兆地返回到某道曾经被他放弃掉的难题上去,而这个足足花费了他十几年的时间才养成的坏毛病,却也被他不经意地带到了对日常生活中某些问题的处理过程中来……
不过,张知秋所没有想到的是,他的这种惰性,却是不知道给多少人带来了麻烦,无数地各种专家精英们,为了分析他这天马行空般地做事风格而殚精竭虑,欲仙欲死。
于是,在这个阳光灿烂、万里无云地盛夏的下午,张知秋没心没肺地完全不去理会之前所发生的这一切事情,却是自顾地去市内的几个农贸批发市场去考察市场行情去了。
没有办法,如今的张知秋实在是有些囊中羞涩,为了实现自己在大东山县城内的开店目标,只能是这么未雨绸缪地先货比三家了!
在得知金山苑的事情以如此莫名其妙的方式虎头蛇尾之后,李观棋和王有道也都及时地止步了,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