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釜底抽薪(第1页)

实际上,一开始之所以会选择‘诈降’,在当时那种情况之下,做出这样重大的决定,绝非某文一时兴起所信口胡诌,企图以自欺欺人的方式逃避现实的一种极不负责任的做法,而是他通过了认真仔细的观察、思考,以及精密的算计之后,才从脑海中预先拟定出来的千万条谋略之中,通过一系列揣摩、比较、修正、融合,而后精挑细选出来的。

其精辟之处有二:

一是敌方各大‘空中移动堡垒’之中,皆以奴隶居多,侍卫兵与奴隶之间的人数比例,大多数都在4:6左右;

其中又尤以这座空中移动堡垒为甚,两者之间在数量上的比例差距竟然高达2:8!

二是敌方军兵对待奴隶的手段异常苛酷,稍有差错,不是拳打脚踢,就是皮鞭加身…表面上虽然看上去那些奴隶们唯唯诺诺,大气也不敢出一口,可实际上,在这种情况之下,无论是谁,只要是个人,有血有肉有感情,就势必会愤怒、憎恨,并在内心深处根深蒂固地种下反抗意识的种子吧!

文斌之所以选择这个,也是看准了其内部格局中的这一点。

有句老话不是这么教导我们的吗:外表看上去金戈铁马、铜墙铁壁,无论如何也攻不破、打不下,这个时候,不妨换个角度,从其内部下手,看准敌方内部矛盾最尖锐、最关键之处,而后大挖其墙角!

其结果往往能以最小的投入,而获得最大的收益。

这样的策略,说起来挺玄,实际上却并非文斌所独创设计,他也只不过寒窗十载,借鉴了记忆中的兵书战策,拿到这个地方来活学活用罢了。

实际上这样的谋略,自古就有,放在三十六计之中。正是‘第四套?混战计’中的‘釜底抽薪’。

嗯,故事讲到这里,我们再反过来剖析一下某文当时所实际用到的,那道鲜为人知的战略战术吧!

一共分为三大步骤:

第一,投降,诈降;

这个毋庸置疑,是个人,只要没患智障、脑残的,谁都能一眼看得懂,就不必再在这里多费唇舌了。

第二。分兵两路:自己与小箐计取其最高总指挥官的首级。另外他们属下那群vip赠送的‘哥布林贵族’则负责混入该‘空中移动堡垒’最底层的奴隶之中。竭力鼓动其造反、bào'dòng。

嗯…这里说起来貌似很简单,但实际上还是暗藏一定技巧的:就比如,为了替属下那群被监押下狱充作奴隶的‘哥布林贵族’们争取更多的时间,小箐就需要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